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6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37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2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01.
道情是道教音乐的主体部分,也是中国古代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情、竹琴、渔鼓、嘭嘭鼓等都是道情的不同称谓.前人关于道情产生的时间、地点、形成过程等结论都有待商榷,产生时间至迟应该在西汉时期,产生地点应该定位在古代大中原地区,形成过程应该是先有"俗曲道情",后有"法曲道情".  相似文献   
102.
西夏王陵     
余军 《中国民族》2012,(6):78-80
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孙子、安塞王朱秩炅,曾经写过一首《古冢谣》。他在诗文中感叹到:贺兰山下古冢稠,高下有如浮水沤。道逢古老向我告,云是昔时王与侯。……人生得意须高歌,芳樽莫惜朱颜酡。百年空作守钱虏,以古视今还若何。这些诗句,生动描摹了西夏京畿现存最大的建筑遗址群——闻名遐迩的西夏王陵。  相似文献   
103.
杨秋海 《决策探索》2008,(16):44-44
河南地处中原,人口高度密集,城市化水平低,城乡差距大,耕地资源稀缺,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导产业,无论从经济集中指数,还是从地理联系系数看,河南Ⅸ域经济发展郜表现出区域差距特性.河南实施的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隆起经济带"发展战略,正是在吸取其他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将对河南经济的发展以及中部经济的崛起产生重要影响.笔者认为,在实施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应采取以下举措.  相似文献   
104.
王震中 《东岳论丛》2005,26(3):11-14
国家的出现可以作为文明社会到来的标志,从国家形态的演进反观文明化的进程,则应是从社会意义、社会层面对文明化进程加以考察的可行路径。循此路径,丰富的考古资料可以说明,我国中原地区经历了从中心聚落形态到邦国形态、从邦国形态到王国形态、从王国形态到帝国形态这样非常典型、完整的国家形态演进阶段,从而使得其文明化的进程也是几个阶段的率先递进,并获得了连续、完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5.
中原庙会群与中原宗教音乐、民俗艺术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地区作为开发较早的地区,古庙会对其宗教艺术及民俗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影响很大,这也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中原地区的宗教音乐与民俗文化是以寺庙和城镇为中心发展而来的.中原地区古庙会的发展变化,是中原地区宗教音乐和民俗艺术文化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106.
中原地区位居"天下之中",因地貌因素的作用在微观地理空间结构方面所形成的"十"字形结构.对历史时期中原地区区域中心城市的区位分布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所有的中心城市中,除了两汉时期的宛以外,其他全部分布在中原地区的空间结构纵线与结构横线上,并且距离两者的交点不远.这是因为两条结构线的交点及其附近地区,不仅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优势.而且与历史时期中原地区水运网络的中枢点相契合,同时也是中原地区交通区位纵线和横线相交的交点所在.  相似文献   
107.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原崛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原崛起有着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的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关于发展理论的继续和发展.是提高我们党执政能力和水平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08.
在中国古代的乐器中,埙因体形较小似乎不太起眼,但早在数千年前,中原地区的人们就已经用它吹奏出了美妙乐曲,并传播到西域乃至更远的亚洲腹地。维吾尔语称陶埙为“雀拉”或“雀洛克”,在新疆民间流传使用至今。出土于哈密市伊吾县拜其尔古墓、距今约3000多年的这件陶埙,长10厘米,两端细、中间粗,呈橄榄形,一侧有5个孔,为新疆出土年代最早的吹奏乐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