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4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4篇
丛书文集   321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604篇
社会学   3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107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的科技术语存在着义项漏略问题,有的是专科义项漏略,如"干涉"、"权数";有的是语文义项漏略,如"毒瘤"、"腐蚀剂"、"催化剂"。  相似文献   
52.
建国以来,学术界围绕孔子的"天命鬼神观"、"中庸学说"、"认识论"等哲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提出了若干有建设性的见解.本文拟分三个时期,对1949到世纪末半个世纪以来的有关孔子哲学思想的研究情况作一扼要的介绍,以期推动其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53.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相似的历史背景下,他们提出了"中庸"思想.在其教育主张中,"中庸"思想充分体现在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中庸"之道的统治者之中,他们还确立了因材施教、注重道德实践、循序渐进以及美育与德育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54.
所谓价值合理性 ,实际上是人类的活动在内在精神的层次上返回自身 ,而陶冶、涵养了整体的精神 ,把人的心灵提升到普遍性状态 ,于是其行为表现就会合宜、合理 ,这样就体现为一种价值合理性。儒家基本的文化追求、道德追求就在于获得价值合理性。因此 ,儒家学者们都把“中庸”作为最终的价值关怀 ,对道德追求进行了价值预制 ,并特别重视价值合理性的经教化而成的品质特征。  相似文献   
55.
编辑手记     
《战略与管理》2001,(2):J001-J001
编辑本期杂志的时候 ,在翻翻检检之中 ,一种强烈的感动油然而生 :面对着我们这前进中的社会 ,应该检讨我们对自己所处的世界的认知。因为 ,即便在社会的精英阶层 ,信息和知识的传流也如此艰难 ,中国社会依然在按照众多隐秘的规则在运行 ,正式的、公开的言说 ,则几乎失去了指陈事实和问题的功能 ,沦为表演的道具。敷衍、说空话成为一种深入民族机理的积习 ,当事者自觉地遵守各种“规矩” ,将自己的经验封闭 ,在不同的圈子里讲不同的语言 ,这种风气使为稻粱谋者得意 ,而忠贞之士为之扼腕 ,个体的经验便难以提升成为民族普遍的智慧。因为缺乏对…  相似文献   
56.
虽然东西方文化具有很大差异性,但是作为两种文化的代表人物,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提出了有关中庸中道的思想。虽然这两种理论本质上而言是不同的,但是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对二者的比较研究,无论对理解理论本身,还是研究中西文化都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57.
值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章太炎晚年设坛讲学于苏州。他所讲的《诸子略说》在论道、法、墨、名诸家时,有借学术以论政治之处,主要与蒋介石、汪精卫及抗战有关。他痛恨汪精卫的媚日卖国,希望蒋介石独揽大权,实行专制独裁,运用道家和法家的权术将文臣武将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统一力量抗日救国;他贬抑刻意任法的商鞅,希望蒋介石实行墨家的兼爱之道,以凝聚民族力量,一致对外;他贬斥名家的诡辩派,褒扬名家的循名责实派,希望同胞各负其责,担当起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58.
<文汇报>创始人严宝礼先生是著名的新闻企业家.在筚路蓝缕的办报过程中,他善抓机遇,成功创业;整合资源,巧为经营;知人善任,上下同心;爱国尽责,勇于承担,体现了一名杰出企业家卓越的管理才干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59.
“吉祥”二字,自古就被认为是福瑞喜庆、诸事顺利的词句,这两个字始见于我国战国时期庄周所著之《庄子.人间世》一书,其中有“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一词,据唐朝成玄英注疏说“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将福善之事,嘉庆之征绘制成图画,就有了“瑞应图”或称“吉祥图”。  相似文献   
60.
哈迎飞 《东南学术》2001,(6):163-168
“中庸”观是周作人思想中一个最复杂也最容易引起人们争议的问题。本文认为 ,由于周作人的“中庸”观是与“无信”即反本体的“空”观思想相连的 ,因此 ,它不仅在本质上与相信存在终级本体的传统儒家中庸思想不同 ,而且内在地包含着冲破封建独断论束缚的革命内容 ,具有深远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