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5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60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8 毫秒
71.
林燕凌 《兰州学刊》2004,1(1):15-17
什么是社会主义 ,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此也没有给出过明确的定义。英国 192 4年出现的一本《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文集中 ,关于社会主义的定义就列举了 2 6 0 0多种 ,现在据说有 6 0 0多种。①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 ,那就是 :社会主义是一种试图克服资本主义的弊端的制度。资本主义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它的私人占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势必影响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 ,资本主义制度是一种否定人的制度 ,而社会主义 ,无论它的理论还是制度都是以人为中心的。因此 ,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 :“我…  相似文献   
72.
黄祖泗 《现代交际》2002,(11):24-26
2001年12月14日,诸宸,这个27岁的中国女子的名字终于刻在了国际棋联的“凌烟阁”上,成为继谢军荣膺“世界棋后”称号之后的中国又一“世界棋后”,同时创下了历史上第一位集世界少  相似文献   
73.
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奠定了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基调.他在前人理论基础上,立足于希腊城邦的现实来阐发其政治理论.作为天生政治动物的人,就是指一个城邦当中拥有政治权利的公民.城邦自然生成的过程,贯穿着人的对作为最高善的幸福的追求的天性;只有在城邦当中,人的许多本质属性才能真正得到展现,城邦是人之为人的前提.亚里士多德的城邦政治学奠定了西方政治学理论的基础,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74.
道德与人性的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其原因在于,道德对人而言无疑是人之为人的基本标志之一.在一定意义上说,人需要道德,正是人性的一种需要,人性的一种表现.道德是构筑在人性王国基地上的城堡,人性又是使道德规范具有生命力的不竭源泉.  相似文献   
75.
儒家、佛家和基督教对生而为人这一生命存在事实皆赋予了某种终极的价值意蕴 ,但是 ,无论是内在超越的儒家和佛家 ,还是外在超越的基督教 ,都只是将生而为人所具有的终极价值作为其伦理学构建的一个基础 ,而不是当作大厦本身。故其为人道主义是一种义务话语优先的人道主义 ,或叫做“做人主义”  相似文献   
76.
元稹的品节向来为人非议,本文就此进行考论,认为元贬官江陵期间并不存在“政治交节”问题;而元返朝之后,一方面确有大改前志的表现,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昔日的心性和信念,故不可一概而论。  相似文献   
77.
在柏拉图看来,人之为人的最高境界,在于"人与神相似",在于"人向神生成",在于踏上哲学之途,借此育养非凡的德性,最终成为经世济民的"哲人王"或爱智求真的"完善公民"。这一思路不仅折映出古希腊"人文化成"的理想追求,而且代表了柏拉图的道德哲学思想。当然,从现实生活的角度看,这一理想在本质上是难以实现的,但其作为一种希冀的目标,却具有范导人类德行和启发人们思想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由于<三国演义>的流行,曹操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对其形象的评判从古至今褒贬不一,封建正统观念的影响使小说把曹操塑造成了一个奸雄.曹操在性格上的繁复、能力的全面、正邪的杂糅等诸方面,显出其最难被人盖棺论定的丰富和庞杂.我们努力从历史的和艺术的角度去重新解读曹操.  相似文献   
79.
张岱年先生以国学大师、卓越的中国哲学史家著称于世,但他的哲学思想是什么,他是哪一门派的哲学家,则鲜为人知,谈到这个问题的文章也较少。我历来非常尊重张先生的道德与文章,特别是对于他的一生对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信  相似文献   
80.
在宋钘以"情欲固寡"人性论为基础的理欲观中,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局限性与俭节宽恕和心怀天下的博大情怀并存,具有重要的批判继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