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4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178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25篇
人口学   40篇
丛书文集   471篇
理论方法论   90篇
综合类   1312篇
社会学   119篇
统计学   7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47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84篇
  2007年   141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5 毫秒
11.
本文从几个不同角度立意辩驳,否认了“客观真理论”,阐述了真理的主观本性,指明了唯物主义主观真理说与唯心主义主观真理说的分野。  相似文献   
12.
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与理解的学问,即研究发话人利用语言和外部语境表达意义的过程,也研究听语人对发话人说出的话语的解码和推理过程。语用学研究的意义,不是抽象的语言系统本身意义,而是交际者在特定交际情景中传达和理解的意义以及理解和传达的过程。语用学中的三种交际观与话语理解之间有不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从美学本体来看,当代美学的逻辑演进是沿着自然本体论(客观物质说)→意识本体论(主观意识说)→历史(实践)本体论(客观社会说)这一历史顺序发展的。实践美学的崛起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对前此美学学派的扬弃。  相似文献   
14.
居港权系列案件(本文选取吴嘉玲案、陈锦雅案和庄丰源案三个案件为分析材料)透显出来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与香港法院在基本法解释上的冲突值得深思。法律解释体制的差异、释法方法的不同和释法者主观面向的不同是造成这种冲突的主要原因。冲突的解决不仅需要完善相应的基本法规范,使两种法律解释体制实现更好的衔接和结合,还需要加强两地宪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5.
杜凯 《江汉论坛》2007,42(2):118-120
自我思想道德建设是个体发展和完善自己主观世界的思想道德活动,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或原则.作为相对独立的思想道德活动,自我思想道德建设具有自己的运动发展规律,也因之具有独特的研究论域.自我思想道德建设的学科依据、结构、过程和效益等是自我思想道德建设研究论域的基本构成.  相似文献   
16.
胡艳琳 《云梦学刊》2008,29(3):20-23
随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汉学正随之成为一门引人注目的学术.海外汉学研究客观上有利于我们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与研究方法反现自身的文明,但其最初的出发点、主观动机并非完全出于利他主义.而今日中国学界在与国际学界对话时,往往无视汉学的功利性与目的性,以一种仰视的心态看待海外汉学研究,在本应曩具自信的领域反倒极尽谦卑之能,流露出与国情相反的文化不自信,使得民族文化身份成为一个问题.对于海外汉学,应借鉴其方法,立足于本国传统,深入本土问题,放眼未来发展,才能真正重建中国学人的民族、文化、学术自信,与国际学界平等时话.  相似文献   
17.
徐琦 《社区》2002,(21):17-18
什么样的社区是好的社区?不同的人有非常不同的观点。一个社区对于这个人来说是好的,对于那个人却未必,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衡量标准。但是这不能阻碍我们努力弄清究竟什么是好的社区。美国社区研究前卫专家,《城市中的社区》的作者兰瑞·莱恩总结了好社区必须包括的必要条件、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相似文献   
18.
略论新闻的真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完全合乎客观实际,它具有多层次的结构。然而,在实践中情况却显得极为复杂。首先,不带主观认知成分的纯客观实录是不存在的。其次,客观事实是复杂多面而又多变的,要想让一篇报道全面反映事实的确是颇有难度的。因而,我们所能够做到的,只是不断地接近真实,使之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9.
20.
通过对中国10个城市成年受访者的调查,发现公众对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感知风险水平较高,反映其对食品安全形势较担忧,且对政府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存在信任危机。不过公众的感知控制力较高,普遍认为自己有保障自身食品安全的能力,因此在日常的食品消费中仍然有较高的信心。研究证实中国公众在食品安全的知识层面存在着知识自负现象,公众自我评估的主观知识水平显著高于实际拥有的客观知识水平,且真正对公众食品安全信心产生影响的是公众的主观知识水平。这说明传统缺失模型所倡导的以科普、辟谣为主要形式的致力于教育公众、提升公众客观知识水平的行动能够取得的效果可能非常有限;而公众的主观知识水平和感知控制力的提升能有效提振公众的食品安全信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