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6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390篇
劳动科学   33篇
民族学   31篇
人才学   82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484篇
理论方法论   124篇
综合类   1207篇
社会学   381篇
统计学   64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96篇
  2009年   173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当前随着我国国有企业各项改革的日渐深入,这些企业与政府、社会等之间的依赖性关系正在不断地削弱,传统型社会资本的力量也在减小,但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仍然需要与市场之间等新型的关系网络来支撑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这种现代型社会资本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因此,建立全面的培育机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2.
幼儿乐观品格是幼儿对事态抱有正向期待的能够积极面对困难与挑战的精神与行动。培养幼儿乐观品格,有助于幼儿取得成就、获得幸福、增厚德行。作为一种深入内心的积极心境,幼儿乐观品格由里及表的由乐观信念与意志、乐观认知与思维、乐观情绪与行为三层要素构成。基于幼儿年龄发展特点,幼儿乐观品格发展于“基阶”以守护幼儿纯质的乐观为目标,使幼儿适应于环境;“进阶”以培养幼儿理性的乐观为目标,使幼儿能应对问题;“高阶”以发展幼儿通达的乐观为目标,使幼儿可掌控自我内心。为培育幼儿乐观品格应坚持缺一不可、共同发力的三路一“道”:强化乐观行动力,培养幼儿积极投入的行为习惯;优化乐观解释力,发展幼儿正向认知的思维模式;深化乐观信念力,提高幼儿自信掌控的心理动能。  相似文献   
33.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劳动教育的新时代延续。新时代加强劳动精神培育,有利于增强学生将学科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自觉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激励学生把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作为价值追求。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劳动认知弱化、劳动态度偏失、创造性劳动能力不足等劳动精神缺失的现实境况,既有多元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折射出当前教育生态的失衡和学校劳动教育的缺位。对此,必须从扶正育人目标、强化思政劳育、弘扬劳动文化、健全评价体系等路径,把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将劳动精神培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厚植劳动精神培育的文化土壤,推动劳动精神培育常态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34.
进入文明社会后,人们对道德有种种不同的看法,在全球化的今天,人类应努力在对道德的理解上达成基本共识。道德实质上是人类智慧地生存的生存方式,是现代社会价值体系的母体和基础,它作为人之为人的根本规定性,是人区别于宇宙万物的主要标志。道德与伦理、法律的关系十分密切,伦理作为一种道德秩序实质上是道德规范发生作用的结果,道德是法律的依据,也是法律的实质内涵。个人的道德素质是通过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形成的,社会的道德水平是通过道德建设实现的。道德是人性的综合体现,集中反映了人类的应然本质,对于个人和社会具有重大意义:它是个人幸福之体,世泰民安之基,人天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35.
生态意识的觉醒是人类受自然界影响作出内生性的理念意识塑造,生态意识的培育则是生态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类自觉、主动地利用法律、政策、媒介、市场等对人的行为实施强制约束、意识改造、激励引导.生态意识的觉醒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文明农业文明时代,表现为对自然的懵懂认知和敬畏;工业文明时代,表现为对生态环境破坏的反思和人与自然关系重新审视;生态文明时代,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代表的现代生态意识,开始科学认识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的关系,辩证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张生命共同体理念进行协同保护和全球治理.在生态环境的培育上,媒介要发挥信息传递和知识普及功能,增强生态科学意识;用好宣传教育和思维约束功能,唤醒生态道德意识;借助示范说服和案例引导作用,激发生态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36.
为了实现科教兴渝的理想目标,重庆大学树立了直辖意识与大教育观念,并重新确立了扎根重庆的办学方针,一年来从科学研究、办学形式及产学研结合等方面积极为区域开发作贡献。  相似文献   
37.
38.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先进管理工具和方法的广泛应用,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的发展.以及社会服务环境的日趋复杂化.特别是加人WTO后,我国的社会、经济、政治、法律和技术环境等发生了重大改变.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日益面临着国内和国际新形势提出的新挑战——社会和企业单位对会计学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针  相似文献   
39.
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是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培育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显著提升,但在文化认知、思想观念、践行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更新学生观念形成主导、提升教师素养进行引导、抓好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疏导、创新活动形式着力倡导。  相似文献   
4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承载着祖国的希 望、民族的未来,寄希望每一个青年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辱时代使命,不负人民期望。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的高低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至关重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表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作为新的切入点,对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进行研究,提出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社会责任 感的培育。努力深化社会责任感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坚持主流意识形态,抢占高校思想阵地,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 质,创建和谐的社会氛围,推动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