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12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120篇
管理学   241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158篇
人才学   144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3313篇
理论方法论   500篇
综合类   7660篇
社会学   733篇
统计学   21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15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215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206篇
  2015年   345篇
  2014年   720篇
  2013年   634篇
  2012年   714篇
  2011年   943篇
  2010年   1018篇
  2009年   928篇
  2008年   1063篇
  2007年   811篇
  2006年   706篇
  2005年   721篇
  2004年   691篇
  2003年   518篇
  2002年   437篇
  2001年   424篇
  2000年   355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村民自治良性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村民,而村民生生不息的环境就是乡土社会。传统的乡土社会在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其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差序结构”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这反映在价值标准上就是还没有完成从特殊性标准到普遍性标准的转变,它对村民的思维和行动均产生实质意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手机,这种新信息技术方式的出现,以其电子媒介的交流系统,重新界定着传播的形式和内容,打破了了纸面文本时代表层与深层意义二元对立的深度模式,改变了我们思考主体的方式,带来了改变文学面孔的前景.  相似文献   
993.
孙犁,“找到了自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犁的小说,风格独特。作家善于挖掘农民的灵魂美和人精美,以美为立足点去选择材料,构思主题。孙犁的故事不追求宏伟繁复,而是用白描手法做细腻传神的刻画。他的小说往往采用散文式的结构,迸行诗意的抒情,浪漫气息很浓,把现代抒情小说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994.
苏晓芳 《云梦学刊》2005,26(2):95-97
戴来是“70后”作家群中最富潜质的作家之一,她的创作具有非亲历性的特点,注重经验之外想象力的延伸;零度叙事、冷静的语言风格与作品内容形成强烈张力;偷窥是她作品中负载着温情的人文关怀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995.
本文从唐代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不同的传播方式入手熏仔细地考察了它们不同的流传范围、写作缘起等,指出:文言小说作为一种贵族沙龙文学,它有其独特的传播途径;而白话小说则起源于普通大众,带有强烈的俗文学传播特点。这对于我们重新认识这两种不同的小说类别,无疑是很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996.
元好问《续夷坚志》 ,以“小说存史” ,记叙文人行踪的故事 ,保留了金代文人交往的重要资料 ,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文学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997.
刘以鬯的实验小说在香港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 ,其锐意创新精神及其相关文本亦令人耳目一新。从空间形式角度 (主要从外在空间和心理空间 )探析此类小说 ,我们不难发现刘氏在实验小说理论及实践方面的独特性和超越性。也恰是从此角度我们隐然可见其叙事策略与香港性的契合  相似文献   
998.
无论在思想蕴涵上还是在艺术特征方面 ,废名小说都对小说现代化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他的小说表面上看似刻意追求一种安于自然 ,幽寂闲适和宁静淡远的乡土田园世界 ,内部却深蕴一种对现实苦难、命运无奈的悲凉情怀。具有传统文人气质的废名对现实人生的关注有着自己独特的体认方式。他的小说文本在意境营造 ,语言的创新变异 ,叙事结构的策略化等方面 ,至今仍能给小说创作以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9.
本文论述了湘西文学的形态与内涵,探讨了湘西文化对作家们的影响以及他们在文化选择方面的特质。  相似文献   
1000.
“死亡”是沈从文和川端康成的小说表现的共同主题,但是由于文化的差异,又使他们在表现死亡主题时呈现出彼此不同的面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