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40篇
  免费   743篇
  国内免费   55篇
管理学   1868篇
劳动科学   727篇
民族学   474篇
人才学   318篇
人口学   459篇
丛书文集   3686篇
理论方法论   637篇
综合类   7077篇
社会学   968篇
统计学   1024篇
  2024年   261篇
  2023年   1014篇
  2022年   606篇
  2021年   829篇
  2020年   808篇
  2019年   718篇
  2018年   263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353篇
  2015年   443篇
  2014年   863篇
  2013年   733篇
  2012年   836篇
  2011年   889篇
  2010年   898篇
  2009年   929篇
  2008年   1127篇
  2007年   866篇
  2006年   800篇
  2005年   789篇
  2004年   764篇
  2003年   840篇
  2002年   407篇
  2001年   340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107篇
  1998年   95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61.
乡村人才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区域繁荣中具有良好示范作用、辐射作用、领头作用、连动作用 ;开发乡村人才对发展农村社会经济、盘活乡镇企业、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2.
1997年,180多个国家聚集在日本京都,就全球变暖问题达成了临时性协议,即《京都议定书》。经过近8年的努力,《京都议定书》仍没有作为一个有约束性的工具被执行过,这让那些关心地球气候稳定的人们感到沮丧。但也有一种对过去和未来更为积极的观点:第一,和当年签订“关贸总协定”以及建立世贸组织相比照,京都议定书显然仅仅是一个长期努力过程的起点而已;第二,人们对于当前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和不确定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第三,许多国家和公司都取得了减少排放导致温室效应气  相似文献   
163.
高燕 《四川省情》2004,(10):19-21
工业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体现,新型工业化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工业化推进过程中,工业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工业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因此,在新时期探讨新型工业化道路问题,尤其是区域工业化问题,对于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164.
165.
选择自主、竞争公平、运行有序、调控有力、服务完善 ,城乡一体化是现代劳动力市场建设的目标。从目标取向和存在的问题、困难着眼 ,西部山区劳动力市场建设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以劳动力市场网络建设为突破口 ,带动整个劳动力市场建设 ;进一步加大劳务输出 ;建立健全劳务工作站 ;多渠道的开发劳务市场 ,确保民工的有序流动 ;要加强职业技能教育培训 ,提高劳动者素质 ;加快发展小型企业 ,优先发展第三产业 ;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实行促进就业政策 ;加强劳动力市场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建设 ;加强宣传力度、促进劳动者就业观念转变 ;建立失业监测预警制度 ;加大对劳动力市场建设和运行的投入 ;加强劳动力市场法制建设 ,完善劳动力市场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66.
下岗、失业是目前我国面临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加入WTO之后 ,外来竞争将趋激烈 ,这必然会加剧我国各类企业的经济困境 ,下岗、失业的职工人数将大幅攀升。但是 ,加入WTO也会给我国带来新的契机 ,从而推动我国一些产业的发展 ,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从长远来看 ,如果我们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而且应对得当 ,新增的就业机会将有可能大大超过失去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67.
168.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并把它作为我国在新世纪头20年改革和经济建设的第一项任务,放到了十分突出的位置。鸡西市为全面贯彻十六  相似文献   
169.
在劳动力密集的河南省,大量输出劳动力可以迅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人们往往忽视从长远看过量输出导致的非均衡流动却可能束缚输出地经济的发展,笔者通过对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为期13天的调研,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描述了劳动力的大量输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着重分析了当地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并分析了非均衡流动给当地经济未来发展带来的三个问题。文章将在前半部分从劳动力流动的环境动力和劳动力流动去向的角度,结合劳动力流动的相关理论,对谷围村劳动力流动情况进行分析,并用"吸出模型"解释劳动力非均衡流动带来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文章后半部分从劳动力大量输出对当地县域经济影响的角度分析了在劳动力密集的固始县企业招工难且劳动力成本高于外地的奇怪现象。最后,文章对固始县为实现劳动力均衡流动而采取的措施进行了研究,总结出劳动力过量输出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即"固始模式",并对该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0.
高等教育连续多年的扩招使得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已经出现大学毕业生总量供给过大和结构性失业并存的现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与此同时,一个看似矛盾的现象也出现了:在许多企业中新招应届大学毕业生的离职率居高不下,甚至有加剧之势,很多应届大学毕业生工作不到三个月便辞职而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