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7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187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65篇
人才学   20篇
丛书文集   477篇
理论方法论   95篇
综合类   1102篇
社会学   301篇
统计学   2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336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133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5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正一身运动装开始第一节课我的学院,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是一座有花鸟鱼虫、古木飘香的公园,一个茶与咖啡互相交融的文化天堂。走在校园里,到处都能看到来自不同国家的教授,他们有的留着飘逸的长发,有的西装笔挺,有的永远是运动员的行头,还有的满头银发、络腮胡子。不同文化的代表就这样真实地出现在了你眼前。在这里,各种文化、各个种族、各种肤色与各类思想的汇聚和碰撞,就如天空中的点点繁星。外教文化,无疑成为了这繁星中最亮的一  相似文献   
52.
正寻求真实是统计的历史使命,真实的统计也意味着统计的正义。而人们之所以喋喋不休地一直讨论统计的真实问题,理由似乎十分简单明了,那就是人们往往习惯将统计数据的"真实"与"虚假"纠缠在一起,也就是仅仅在统计数据的"真实"与"虚假"之间研究讨论,作思维中的二选一动作。而一件事情的深度真实,必须从人的思想意识上讲,因此,无论是"真实",还是"虚假",都是要在"真实"、"虚假"后面加上括号。其实,  相似文献   
53.
麦都思1837年出版的圣经译本《新遗诏书》,不能看作是对马礼逊《神天圣书》新约部分的简单修订,而应被视为是对新约的重译,此译本从核心词汇到翻译理念都截然不同于马礼逊译本。这一译本经郭实腊多次修订、出版,并更名为《救世主耶稣新遗诏书》,最初几版修订本只是对《新遗诏书》作了细枝末节、可以忽略的修订。1853年,郭实腊的1840年版《救世主耶稣新遗诏书》为太平天国所修订、刊印,书名易为《新遗诏圣书》。麦都思主译的"委办本"《圣经》是优于《新遗诏书》的又一译本,这两种译本的不同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与麦都思前后期合作译经的中方译者所享有的翻译自由度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54.
李叔同(弘一法师)是位中国近现代的艺术先驱.李叔同(1880-1942年),幼名成蹊,学名文涛,字叔同,祖籍浙江平湖.1880年10月23日在天津出生,他从小接受中国文化,长大后出国留学,学习了很多东西,可以说是博览群书,博采众长.1905年留学日本,归国后在上海、杭州等地教书育人,在很多领域都曾开风气之先,是我国著名的书画篆刻家、音乐家、戏剧家、教育家、美术教育家、诗人、学者,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在非常多的文化领域中造诣很深,他不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和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还培养了诸如丰子恺、刘质平等大批优秀人才.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寺剃发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1942年10月13日,弘一法师圆寂于福建泉州.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一位杰出的书法高僧,南山律宗的第十一代世祖.  相似文献   
55.
汉字造字理论的探讨,对汉字的归纳与发展而言至关重要。从许慎《说文解字》提出汉字的"六书说"开始,汉字造字法的争论一直众说纷纭。然而"六书说"存在理论与义例上的双重缺陷,之后唐兰和陈梦家先生分别提出了"三书说",裘锡圭先生对此存提出了疑异,并提出了自己的"三书说"。本文将梳理这一脉络,并对裘氏观点做出笔者的理解与补充。  相似文献   
56.
网遇儿子     
【正】放暑假后,儿子就玩儿起了"失踪",除了在餐桌上匆匆看到他一眼,其他时间,他基本上都宅在自己的卧室里。真没想到,同一个屋檐下,父子见一面,会这么难。我知道,儿子身在家里,心却在外面广阔的世界,内外连接的,就是那根细细的网线。我决定去网上找回我的儿子。我申请了一个QQ号。  相似文献   
57.
清代“开国儒宗”顾炎武以“校雠”为“读书”,以“钞书”为学问正途,就是为了复“古人之学”,而“复古”的目的,正是为了尽“匹夫之责”以“保天下”.作为“匹夫”的哲人既“保天下”也“保国”是出于守法,但作为“匹夫”的哲人不将“保天下”和“保国”混为一谈.如果说,以钞“先秦古书”为主的顾炎武之“钞书”可谓之“竖钞”,则我国自严复以降的欧西古典翻译就可谓之“横钞”,且如今“横钞”仍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8.
相关历史文献、金石文字以及出土实物证明,“隃麋”是今陕西省千阳县在两汉时期的正确县名写法,《后汉书》等写作“渝麋”或“隃糜”均为传写之误。隃麋墨,产地为隃麋、材质为松烟、形制为丸状或锭状。关于隃麋墨的记载,最早出自东汉蔡质《汉官典职仪式选用》,而不是最常被引用的东汉应劭《汉官仪》。  相似文献   
59.
史浩(1106~1194),字直翁,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历太学正、国子博士、建王府教授等,孝宗朝除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参知政事、尚书右仆射,拜右丞相,有《峰真隐漫录》五十卷,《宋史》卷三九六有传。  相似文献   
60.
在中国历史上, 唐代宰相制度深受后人推崇.唐之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若得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机务等名就是名副其实的宰相. 唐宰相制度较之两汉有很大发展,较之南北朝更完善成熟.高祖之世,是唐宰相制度形成阶段,宰相风采已显端倪; 太宗至天宝之初是完善阶段.那么,唐朝宰相都有什么样的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