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9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108篇
劳动科学   89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26篇
人口学   13篇
丛书文集   450篇
理论方法论   82篇
综合类   744篇
社会学   70篇
统计学   2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26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广汉市局在实施土地整治项目中,对农民集中安置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让群众搬得顺心、住得舒心,从而提升了群众参与热情,部分被搬迁群众从最先抵触到后来主动踊跃申请。实践证明——事实才最具有说服力。"高书记,你就想想办法给我们一个名额吧,看到他们住那么漂亮的新房子,我们全家人都羡慕得不得了。""以前我们没理解好政策把握住机会,现在后悔了。"  相似文献   
72.
不作为是一种隐藏的行为,可能隐藏在"静止"或者"与法益变动无关的行为"或者"作为"之中。正是这种隐藏性,造成了界定不作为概念的困难。形式的不作为定义使得"不作为概念"与"作为义务"这一主体要素纠缠不清,不作为被作为义务所"吞噬"从而丧失了独立性,成为"无血的幽灵"。实质的考察不作为的概念,以"法益"为视角,更加注重从"存在论"或者"事实性要素"的角度来界定不作为概念。这样能够解除作为义务对不作为概念的束缚,更使得不作为概念本身与刑法的目的相联系。实质的不作为概念更加清晰独立,在作为与不作为的区分问题、不作为犯的着手以及作为义务的种类判断中起到了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针对推定概念界定混乱的局面.本文分析了推定概念界定的前提和推定的特征.最后对推定概念予以厘定。  相似文献   
74.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埋头发展自己是不行的,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也是不够的。中国采取的国家行动和推广的国家形象都极为重要。从根本上来说,前者决定后者;从长远来看,前者更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75.
论作为事实性的习惯权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习惯权利是一种事实性权利,它的事实性在于以行为事实为存在载体,通过人们不断重复的行为事实来阐释.一是习惯权利以行为事实为其载体;二是习惯权利在社会层面上对特定群体成员产生着事实上的有效性;三是习惯权利通过行为事实所产生的惯性约束力而具有事实规范力;四是习惯权利的事实性价值就是在生活上它对于特定群体的有用性与满足.另外,习惯权利的事实性具有方法论意义与法治意义.  相似文献   
76.
案情简介■王某与某拆迁公司签订一份劳动合同,期限为2009年9月16日至同年12月31日,工资标准为1200元/月。劳动合同到期后,某拆迁公司一直未与王某续订书面劳动合同。2010年3月1日,王某因工受  相似文献   
77.
本文通过实地监测考察北京市城区具有代表性十字路口交通流量并采集不同时段数据,分析统计典型路口进出交通流量,运用运筹学最小化问题解决思路,结合数学线性拟合方法建立数学模型,规划运算路口各向支路分享流量,以此实时检测分配路口信号灯时长与放行模式,提供了优化解决现代城市路口信号灯控制交通流量无法实时监测动态管理问题方法。  相似文献   
78.
DIY经济来临     
今日的美国经济事实上正遭受着两波海啸的冲击,一波是大哀退,另一波是大拐点。 经济的大拐点源于低成本、高性能的创新科技的扩散。从便携电脑到各类网站,这些科技几乎提供了你想象得到的所有服务,而且连网费用也很便宜。它们正在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大衰退人人皆知,就不必多说了。  相似文献   
79.
历史学领域历经多年的思辩,认为“历史事实”不是“历史事件”本身,而是历史学家选择和构建的结果,并存在于过去的遗留物或文献中。借鉴这一理论,“新闻事实”并非“新闻事件”,而是新闻记者对新闻事件的选择、描述和认知,是超越了“新闻事件”的一个象征和事象。  相似文献   
80.
邓玉娇案的事实叙事在判决书中和公众当中各有一套说法,邓玉娇等涉案人员的面目在判决文本中显得模糊不清,而在公众叙事中却形象鲜明。尽管人物形象建构是司法审判中书写案件事实的一个重要叙事策略,但对某些案件来说,消解人物也可以成为一种修辞机制,这种机制往往与它的对立面形成叙事博弈,折射出个人在法律制度下的矛盾性,以及对自身存在的感知和把握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