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1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1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人民周刊》2020,(4):15-15
大寒之后是立春,冷到极致便转暖。没有一个冬天过不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一年四季,周而复始,二十四节气亦如此。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节”指的是一段时间,“气”指的是气候,“节气”合起来,就是指一年当中某个阶段的天气变化。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公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每个季节有六个节气。概括来说,二十四节气有以下特点,春季的节气有:立春(万物起始、一切更生)、雨水(降雨开始)、惊蛰(春雷惊醒动物)、春分(平分昼夜和春季)、清明(大地清新明朗)、谷雨(雨生百谷);夏季的节气有:立夏(万物长大)、小满(雨水增多)、芒种(田间忙碌)、夏至(白昼最长)、小暑(开始炎热)、大暑(一年中最热);秋季的节气有:立秋(秋季的起点)、处暑(炎热基本结束)、白露(天气转凉)、秋分(昼夜等长)、寒露(寒气渐生)、霜降(秋冬过渡);冬季的节气有:立冬(冬季的开始)、小雪(气温骤降)、大雪(降雪量增多)、冬至(夜最长、昼最短)、小寒(冷气积久而寒)、大寒(寒冷的极致、转暖的契机)。  相似文献   
12.
二十四节气源自民间的农耕生活,凝结着古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精华,曾对人们的农耕活动及生活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今,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对节气的认识逐渐淡化,但是人们对了解节气、顺应时节、感受自然的需求没有变,对文化及艺术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在新媒体时代,结合二十四节气来创造的视觉表现形式和应用,符合现代生活特点,能够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  相似文献   
13.
惊蛰     
《社区》2008,(8):26-27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二十四节气之一。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相似文献   
14.
清明     
《家庭科技》2013,(4):54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丰富、独特的民族精神与情感。清明节也是我国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日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  相似文献   
15.
艾墨 《社区》2008,(3):47-49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每看到这四句词,耳边就会有清朗的童声在回响。这首二十四节气的儿歌,小学课堂里每个孩子都曾熟练背诵。春花秋月,夏风冬雪,然而生活在现代的中国城市里,关乎四时风物,有时只能停留在想像中……  相似文献   
16.
17.
2016年3月20日,四爷(吴奇隆)与若曦(刘诗诗)正式在巴厘岛举行了婚礼,这一天尽管有很多热门话题,比如二十四节气的春分、小李子来华宣传电影《荒野猎人》,但是"吴奇隆刘诗诗大婚"的消息当之无愧的成为第一名.  相似文献   
18.
夏至     
《秘书之友》2014,(6):F0004-F0004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相似文献   
19.
诗话清明     
向荣 《当代老年》2013,(4):51-51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大多在农历三月(今年是农历二月二十四日,公历4月4日),乃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每当这个时候,人们都要到郊外扫墓祭祖,缅怀先辈。“清明”包含两层意思:一指节气,二指节日。在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由节气演变为节日的只有清明。《岁时百问》解释:“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另一说,清明,表示天清地明的意思。史载,商朝末年,纣王乱国,周武王起兵伐纣,  相似文献   
20.
周鸿图 《老年人》2013,(5):52-53
《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气之常也,人亦应之。"随着自然界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也发生相应变化,并且还有着严格的季节性。只有遵循"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阴阳变化规律,来顺应人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时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