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37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74篇
社会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81.
入罪慎行是刑法的基本要求,严密法网是刑事法治的基本趋势。入罪慎行与严密法网之间存在价值立场的二律背反。我国刑法体系的不完善、刑事司法权的过度扩张及刑事政策在刑事司法实践中的滥用是导致入罪慎行与严密法网价值立场二律背反的原因。刑事法律的制度体系之完善应当侧重于刑事立法的轻刑化、精细化;提倡刑事司法、执法的谦抑性;正确理解、适用基本刑事政策,加强其对刑事立法的轻刑化及刑事司法、执法的谦抑性之指导是缓和、化解入罪慎行与严密法网之间价值二律背反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2.
关于现代化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一词是用来说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概念;迄今为止,现代化就是要实现人类社会最高水平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自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时候起,每一个社会发展阶段,都有现代化问题;因此,现代化是一个相对的、历史的概念。当西方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起来之后,全世界处于发展中国家和民族,丧失了独立走向现代化的可能性,所以,开放是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在现代化过程中,“善”的“善化”,伴随着“恶”的“恶化”;“美”的“美化”,伴随着“丑”的“丑化”,我们对此须有清醒的头脑。  相似文献   
83.
埃舍尔打破一元化的空间结构形态,用多元化的空间结构创建出了"再生"、"双关"、"循环"等图形悖论世界,用一种有限的方式来表达无限的过程。文章试图以二律背反原理为基础,从视知觉心理、多元化空间结构等方面入手,分析埃舍尔的图形悖论的特征及其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84.
关于“工具理性”问题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具理性是与特定社会历史、文化传统、日常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科学“设计”,是对自然的数学化、抽象化、实证化处置,这就导致了科学技术理性本身的内在矛盾与二律背反;但在现代科学中,科学技术理性在发展其工具主义特征时,也在发展其与人的自由存在相一致、与伦理学和美学追求相容的其他功能,而导致向实践理性的延伸和向大科学的扩展,使上述矛盾逐步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85.
工具理性是与特定社会历史、文化传统、日常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科学“设计”,是对自然的数学化、抽象化、实证化处置,这就导致了科学技术理性本身的内在矛盾与二律背反;但在现代科学中,科学技术理性在发展其工具主义特征时,也在发展其与人的自由存在相一致、与伦理学和美学追求相容的其他功能,而导致向实践理性的延伸和向大科学的扩展,使上述矛盾逐步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86.
尼古拉·哈特曼认为,在自由问题上康德是开拓新道路的第一人。他在“第三个二律背反”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自由概念,即作为理性自我规定的积极自由。跟因果决定相比它是另一种更高的决定类型,即意志自律(原则自主性)。由于拘泥于先验观念论模式,康德没看到更高一层的自由含义,它涉及的是另一种新的自由二律背反,即应当二律背反。真正的意志自由是面对着原则能够作出服从或违背的决断自由,跟康德意义上的意志自律相比,哈特曼在他的本体论价值哲学视域下提出人格自律或人格自主性,给出了清晰的论证和回答。  相似文献   
87.
西方意义上的自由主义不仅是政治实践,而且更是一种思想文化理念。它在中国现代文坛中表现为要求"文学自由"的理论呼声与创作趋向。这股文学思潮最早可以追溯到王国维,从五四时期到建国之前历经兴衰演变,建国后丧失生存空间。文学上的自由主义思潮塑造了作家的主体意识和独立人格,强化了作品人文精神和审美特性,然而它却面临着"功利主义和审美价值二律背反"的必然困境。  相似文献   
88.
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二律背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经过近40年的不断探索和发展,建立起了自己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有两大学派格外令人瞩目:第二语言习得先天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环境论。它们以不同的理论为基础,从不同的角度揭示第二语言习得的本质和过程。先天论从人的生物属性出发,探讨影响语言习得、包括第二语言习得的各种先天因素;环境论则从语言习得的环境着手,研究促进和制约人们习得第二语言的各种环境变量。尽管它们的理论视角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大相径庭,但都为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十分有益的贡献,其研究成果对于我国外语教学改革具有积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9.
本文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关公人物形象的同时,也用“二律背反”的哲学观点观照他,历史并辩证地剖析了关公思想及行为中均可以论证但又相互背反的三对命题,从而对关公人物形象有了更加立体、丰富的审美剖析,并从哲学的角度提出了关公悲剧诞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0.
功利价值与伦理价值是人类价值天平上两种最基本的,也是根本的价值取向。功利价值与伦理价值取向的内在矛盾,深刻表明了人类社会发展总是处在历史与道德二律背反之中。新世纪我国功利价值与伦理价值的冲突, 主要表现为道德优先与利益优先、效率优先与社会公正、发展与稳定、经济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经济生活专门化与社会生活多元性的矛盾冲突。我们的任务是面对冲突进行合理的价值选择, 坚持价值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 实现道德与历史的统一; 科学划分和界定功利价值和伦理价值的评价范围, 使求“真”与求“善”在矛盾对立中达到统一; 坚持科学理性与道德理性并重,架构科学与人文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