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6篇 |
免费 | 42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0篇 |
民族学 | 1篇 |
人才学 | 12篇 |
丛书文集 | 216篇 |
理论方法论 | 52篇 |
综合类 | 405篇 |
社会学 | 42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27篇 |
2019年 | 28篇 |
2018年 | 3篇 |
2017年 | 9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52篇 |
2013年 | 44篇 |
2012年 | 46篇 |
2011年 | 65篇 |
2010年 | 42篇 |
2009年 | 52篇 |
2008年 | 51篇 |
2007年 | 47篇 |
2006年 | 46篇 |
2005年 | 38篇 |
2004年 | 23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20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01.
李咏吟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2):64-69
亚里士多德创立了西方诗学解释学的基本价值范式。它具体表现为:诗学解释对象的确立;文学创作的模仿本质的揭示;文学文体的联系与区别;诗的功效与悲剧快感的说明以及文学语言的核心作用。可以说,后起的诗学解释大都是在亚里士多德思想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和发挥。 相似文献
102.
103.
王庆新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56-67
现代中国人对科学有着根深蒂固的误解,尤其忽视科学中的超验性假设。西方科学思想之源,可追溯到古希腊文明等处,尤为值得重视的,是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有关本体论和认识论的争论——本质上就是信仰和理性或宗教和科学之间的争论。这一争论通过中世纪的实在论与唯名论的争论,以及启蒙时期的唯理论和经验论的争论而传承到现代社会。这些争论从古希腊到中世纪、启蒙时期直至今天的延续,使得宗教与科学或信仰与理性在不同程度上相辅相成与相互补充,为西方宗教和科学研究同时注入高度的激情与活力,从而推动了西方近现代科学的高度发展,并深刻地影响了每个现代人的生活。历史证明,近现代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柏拉图主义所强调的超验性假设,也离不开亚里士多德所强调的感官经验。 相似文献
104.
顾志龙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7(1):21-24
休谟的伦理学认为,人的品格对于行为以及支配行为的原则具有优先权:有德性的品格指导和迫使人们审慎地实践。在传统的功利主义的伦理学或康德的伦理学中,品格从属于实践的审慎:德性仅在激发有德性的行为时才被需要。而有德性的品格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用"自爱"这个术语来理解的。一个有德性的人的自爱使他能够适当地估计实际的情况并且展示在这种情况下所需要的德性。尽管如此,休谟的伦理学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仍存在着重大的一致性,因此休谟的伦理学也是一种德性伦理学。 相似文献
105.
王馨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8(6):37-41
柏拉图的政治思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他所建构的是先验的理想国,而非经验的政治国家,所以他的政治学说可以被界定为理想化了的政治哲学;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是实践型的,他关注的是经验的政治国家,因而他的政治学说可以被框范为经验的政治(科)学。 相似文献
106.
王宝贵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4):36-39
对亚里士多德的闲暇观进行分析,指出其闲暇观与其幸福观紧密相连,从闲暇与幸福、闲暇与节制、闲暇与财富、闲暇与教育、闲暇与消遣等多重关系中凸显出来,表现为一种自足的、节制的、符合适度原则的沉思活动,认为亚里士多德的闲暇观对现代社会人们追求闲暇幸福的生活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07.
从严格意义上说,西方的形而上学主要是关注"存在"问题的研究.这样的形而上学就是西方哲学的基础.而由于在中国哲学里缺失了"存在"这样的词语,因此,中国的形而上学同西方的形而上学有着根本的不同.中国哲学里的形而上学主要是宇宙论和人生哲学,走的是自然哲学路线. 相似文献
108.
黄朝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我国逻辑学界对韩非矛盾律和亚里士多德矛盾律的认识存在分歧.韩非的矛盾律可表述为:具有反对关系或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都是真的.亚里士多德的矛盾律可表述为: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都是真的.二者在制约对象和哲学基础两个方面都存在同异之处.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对于解决我国逻辑学界关于矛盾律定义问题的思想分歧,正确规范日常思维活动,反思和评价关于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关系问题的争论,都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9.
自古至今,伊斯兰思想界对法拉比为何被称作"第二导师"这一问题有各种不同的阐释。纳斯尔教授认为法拉比是用逻辑学系统化陈述的方法对诸学科进行处理的奠基者,他建立起"理性"与"信仰"之间,即哲学与宗教之间的和谐。法拉比在伊斯兰传统中所做的工作有如亚里士多德在希腊传统中所做的工作,故被称为"第二导师"。 相似文献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