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1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150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70篇
人才学   56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665篇
理论方法论   124篇
综合类   1232篇
社会学   323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51篇
  2012年   171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204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254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30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1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今年五月,一位特殊新娘的婚礼引起了全球瞩目,这位新娘就是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变性人"的韩国明星河莉秀。今年32岁的她,在12年前走上手术台改变了自己的男儿身。变性后的她以无可挑剔的外表,以及火辣动人的舞姿和歌喉,迅速成为娱乐圈万众瞩目的焦点。韩国网民票选她为"2002年最引人注目的女性";《花花公子》评选她为"100位最性感亚洲女性"之一;法国媒体则评价她比麦当娜和小甜甜布兰妮更有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2.
从人的生存发展看网络虚拟实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实在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已成为当代人的一种生存境域.借助网络技术,虚拟实在不仅拓展了主体自由发展所需的自由时间,而且为主体自由发展所需的知识的民主化和交往的自由化提供了一种技术可能.但是,知识的民主化和交往的自由化不可能从网络技术那里自动发生出来,它受到现实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重互动因素的决定与制约.审慎思考当前中国网络现实和人的发展状况,积极探索人与网络和谐互动、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当代中国人的理性所为.  相似文献   
23.
面对婚姻中出现的种种困惑与考验.有人选择快刀斩乱麻.一句“离婚”。仿佛立刻轻松置身事外;有人选择委曲求全,一句“凑合过”,义说得何等辛酸!然而有关专家告诉我们.有一些认为“爱情已经远去”的心理感受,其实恰恰是男女双方在交往过程中的必经阶段。你可以选择结束婚姻,但绝不能因为这些原因而结束,否则,注定会在多年之后的醒悟中抱憾终生。  相似文献   
24.
新课程带给我们且要求我们做到: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建构,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  相似文献   
25.
单一的认识关系已无法涵盖新时代下日益复杂的师生关系,对此进行重构已势在必行,我们要摒弃知识授受的师生关系,确立平等对话的交往关系,实现师生间交往的畅通和对话的高质有效。  相似文献   
26.
全球化:普遍制度文明与主体实践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认为,全球化进程必然伴随全球性普遍制度文明的发展与转换。制度文明及其发展是具体的、历史的,全球性制度文明的总体发展趋势是从不合理走向合理,主体普遍交往中的冲突、相融、创新、转换是其发展方式。普遍制度文明对于各发展主体的具体制度文明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推进其发展,也可能导致其衰亡。普遍制度文明并不意味着全球制度的一元化。增强制度意识,推动国际“游戏” 规则的合理化,是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必须选择。参与制订全球交往规则的根本前提是加快发展,加快提升我国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27.
交往不仅能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化进程,影响受教育者的品德发展,还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情感领域,并影响其意志品质的发展.这一方面要求受教育者正确认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另一方面要求教育者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与受教育者进行交往,并指导受教育者之间进行正确交往,从而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28.
大学生网络交往心理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交往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时尚。大学生网络交往始于求知与时尚的心理需要 ,持续于逃避现实压力的需求 ,其最终目标是寻找情感寄托  相似文献   
29.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选择。民族社会结构的存在和发展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可实现的行动空间及空间生产基础,运用空间生产理论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空间生产与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即各民族交往的物质空间生产是基于共同利益与互惠发展的经济交往、各民族交流的符号空间生产是注重共有价值和情感寄托的文化交流、各民族交融的精神空间生产是强调生活互嵌和共生体验的精神交融。基于此,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路径应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交往,构建以平衡互惠为原则的多民族经济圈;促进民族乡土文化交流,发展以情感共鸣为重心的乡村文化中心;深化各族群众生活交融,规划以结构互嵌为内核的社区公共空间。通过上述路径,达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30.
高甲布努瑶歌文本是瑶族用壮族古壮字传抄并以北部壮语方言为主要演述语言的民间口承文献。桂西北壮汉瑶三族交错杂居的分布特征为群际接触提供重要场域,也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奠定空间基础。受接触场景中政治、交通、经济与教育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清末民初桂西北壮汉瑶三族的群际接触分为积极与消极两种接触情况,其群际接触的中介变量包括群体间的依存关系、群际互动、群际情绪和认知因素等,这些中介变量所凝练出的历史经验对当前推动民族交流交融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