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79篇
  免费   145篇
  国内免费   19篇
管理学   1085篇
劳动科学   47篇
民族学   68篇
人才学   61篇
人口学   79篇
丛书文集   1237篇
理论方法论   185篇
综合类   2096篇
社会学   225篇
统计学   960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166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325篇
  2011年   388篇
  2010年   380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280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301篇
  2004年   395篇
  2003年   469篇
  2002年   271篇
  2001年   309篇
  2000年   261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论中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必要性及可能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行的“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阻碍了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必要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目前,中国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内部及外部约束条件已经可以得到满足,如中国可以充分利用WTO各项协议的例外条款和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另外,中国也可以逐步满足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与规模经济效应条件以及良好的市场经济运行体制条件。  相似文献   
72.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庆阳市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地区,“三农”问题仍很突出,造成“三农”问题的内在根源是以粮食占优势的种植业为主体的单一、传统的农业经济结构与当地资源优势及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从当地的资源禀赋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趋势看,突出发展草畜产业应成为庆阳市农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73.
《统计与社会》2005,(4):21-21
贵州省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产业结构是以矿产资源开发、能源开发、冶金、化工等原材料加工工业为主,资源、能源消耗量大,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大,环境资源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74.
75.
一、郭家街道办事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调研情况 1、农村生产发展及产业结构。生产现状:产业经济基本趋于成熟。现有存栏量400头的世纪奶业有限公司、年出栏量2300头的华庆生猪养殖厂,以及小枣深加工、油料加工、蔬菜加工酿造等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6家,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2100人,带动基地建设2.6万亩,畜牧养殖、山枣生产是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76.
过去三十年来,虽然学者们对顾客抱怨行为的产生机制和决定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忽视了消费者与产业环境之间的互动对其抱怨行为的影响。为此,本文提出一个理论框架,从产业结构的三个方面(产业集中度、产业成熟度和产品差异度)分析了产业特征会造成不同的顾客抱怨行为倾向。  相似文献   
77.
随着民航事业的巨大发展,我国需要研制自己的大飞机.利用灰色模型预测法对能反映民航发展的两个主要指标--旅客发运量和飞行班次--展开分析与预测.分析云南省对大飞机的需求增长量占全国大飞机进口量的比重和结构,也对中国进口飞机数量做了预测.  相似文献   
78.
李福全 《华人时刊》2004,(10):54-55
徐州古称彭城,华夏九州之一,具有5000多年文化历史。徐州位于江苏省西北部,现辖2市4县5区,全市幅员面积11258平方公里,总人口908万,其中市区面积1038平方公里,人口162.54万。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显著进步。2003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05.66亿元,财政收入82.82亿元,在全国200个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徐州市名列第50位。  相似文献   
79.
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水平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时间序列和计量模型研究了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水平之间的发展关系.首先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了第一、二、三次产业的产值与其就业之间的因果影响关系,继而从产值与就业两个角度定量分析了第一、二、三次产业各自对总就业水平的贡献,得出结论: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是劳动力就业的决定因素,而第二产业不是就业的决定因素;从产值角度来看,第三产业对劳动力就业的贡献最大,从就业角度来看,第一产业的就业对总体就业水平的贡献最高,其次是第三产业,而第二产业的就业对总体就业水平的贡献最小.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80.
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全省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明确了“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扩展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农村和社区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的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