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19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37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269篇
社会学   35篇
统计学   7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91.
一段时期内,产能过剩是制约我国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焦点问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培育企业新动能提供了根本方向。基于2007—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文章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并将2015年开始实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为一个准自然实验,考察供给侧结构性政策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显著提升了我国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第二,化解过剩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作用机制;第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效应具有较为明显的时间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推行力度,对于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92.
电力市场寡头竞争的方式研究和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志 《江淮论坛》2004,(1):44-46
我国电力管理体制正在由高度计划、垂直一体化的管理方式向市场化过渡。国家拆分国家电力公司,打破垄断后,电力市场呈现出寡头竞争的格局。由于电力产品的同质性,未来电力市场的竞争方式将主要是价格竞争。由于缺乏沟通和协调机制,企业的竞争行为趋同,当前电力紧张条件下的电力投资将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损失。本文利用寡头垄断理论和博弈论对电力市场的竞争方式和企业行为进行了研究,并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793.
全球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制造成为技术领域的新范式,其所具有的“产消合一”核心特征,为破解中国产能过剩困境提供了崭新思路。本文将中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推广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交叠双重差分法(Staggered DID)探究智能制造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机制。结果显示:智能制造的实施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机制分析表明,“产消合一”是智能制造发挥作用的核心路径,其主要通过赋能生产侧与消费侧两条路径提升产能利用率,具体表现为:在生产侧赋能企业柔性化生产,在消费侧转变消费者地位并创造新消费需求。异质性分析发现,智能制造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在成长期行业和市场环境较好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相比于生产式智能制造模式,协同式智能制造模式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更强;并且,智能制造可以从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为政府建立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实现动能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794.
当前,“躺平”现象被舆论关注,成为学界集中探讨的理论命题。“躺平”现象的成因是多维度的,既有社会运行中的直接性因素,也有内隐在现象之下的主体性因素。对主体性因素的揭示需要依靠前提性的追问与反思,青年为何在当代用“躺平”来应对“固化”、抵抗“内卷”、追逐“意义”等问题将对这一现象的分析引向深入。从主体性视角看,当代即时与延时的冲突、工作与休闲的对立以及由“主体性过剩”下的感觉至上等深层因素与社会的直接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促成了“躺平”现象的发生。为了有效矫治“躺平”现象,需要意识、体验、运行三个维度协同联动,共同引导青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795.
796.
从短缺经济到相对过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进步.我国需求不足是国内经济周期与世界经济周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形成需求不足的原因既有外部性的亚洲金融危机引起的出口下降,也有国内特定经济制度造成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不足,而起决定作用的是长期计划经济和粗放式增长方式造成的经济低效率和居民低收入.应将宏观经济管理手段与制度创新相结合,加快实现两个转变,才能从根本上克服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97.
地质指标、技术指标与产能的关联分析对非常规油气生产科学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为了将单因素影响产能的数量关系拓展到指标组合取值与产能量化关系的研究层面,本文以致密气开发为例,从“开发全流程”中不同因素影响产能因果关系切入,就“技术指标-产能”因果链剖析可控技术因素的多指标组合情景与产能的量化关系,提出生产技术条件优化的方案。构建GMDH-RSM模型分析,首先给出产能关键影响因素选择的科学依据;其次对筛选的关键因素分类,提取可控类指标;最后分析可控类技术指标的组合取值情景与产能的量化影响形式与可视化结果。结果显示技术指标不同取值组合通过二阶方程式影响产能。通过技术指标不同取值组合的情景选择可以获得相应的技术产出效果,实现产能控制。本文结论明确了致密气开发的技术指标对产能影响的数量关系形式,为产能管理提供了决策的实证参考。  相似文献   
798.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09—2015年公布的各地区分行业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企业名单,应用双重差分模型(DID)考察了产业政策对产能过剩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政策对产能过剩企业投资效率的改善具有监管效应。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在非国有、无政商关联、股权集中度高的企业中,产业政策监管效应更加显著。在稳健性部分,发现产业政策主要通过政府补助、并购重组两种途径影响投资效率;替换了被解释变量,研究结论依然稳健。该研究不仅对理解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企业产能过剩难题和探讨制约企业投资效率的机制具有现实意义,而且为推动政府去产能、供给侧改革和经济转型提供了政策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99.
考虑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的产能分享双方订单与实际交付不一致的情形,本文构建了由产能买方,产能卖方和第三方跟单服务商组成的产能分享供应链系统,并研究“溢短交易”和“跟单服务”对产能交付率提升发挥的作用。考虑产能卖方决策是否选择溢短交易模式,产能买方决策是否接受跟单服务,本文采用博弈论分析了产能买卖双方的占优策略以及双方的均衡策略组合。研究发现,溢短交易和跟单服务都可以降低产能分享的加入门槛,使得更多企业加入到产能分享中。当次品率相对较高,或跟单服务效果相对较好时,买卖双方倾向于接受跟单服务,采取普通交易模式;相反,当次品率相对较低,或跟单服务效果相对较差时,买卖双方倾向于采取溢短交易模式,不接受跟单服务。本文进一步给出了溢短交易和跟单服务的均衡策略及其条件,为产能买卖双方对合作对象的选择及相关决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00.
文章基于2013—2018年UN Comtrade贸易数据,通过比较优势指数、竞争优势指数和综合指数构建中国与“一带一路”经济走廊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与产业路径选择。结果表明,制造业是推动中国与“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国际产能合作建设的主力军;中蒙俄和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在能源密集型产业优势明显,是中国合作的主要方向;中国—中南半岛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初级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与中国形成产业互补;中巴经济走廊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能够与中国深化合作;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资本密集型产业优势瞩目,中国应与其协同发展该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