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19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37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269篇
社会学   35篇
统计学   7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苏新 《华人时刊》2006,(3):24-27
中国最新的统计资料表明,2005年以来,宏观经济出现了新特征:经济增速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得到抑制,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出口猛增而进口放缓,工业利润增幅同比下降,……经济专家指出,这些看上去冷热不均的数字说明了同一个问题——宏观经济中供给力量不断增强,产能过剩问题在经济高增长的背后凸显。如何应对逐渐增强的通缩压力,已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重大挑战。早在去年11月底,温家宝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汇报。会议认为,钢铁、水泥、有色等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日渐突出,其不良后果已经显现。但目前一些地方和企业在这些行业仍继续上新的项目,生产  相似文献   
92.
依据H·钱纳里和A·斯特劳特的“两缺口”理论 ,外资的进入有利于弥补国内储蓄和外汇缺口 ,但我国进入 90年代以来 ,出现了外汇储备持续增加 ,国内储蓄过剩和外资巨额持续流入并存的现象 ,即所谓的内、外资“双溢出”现象 ,这已难以用“两缺口”理论进行解释。在国内储蓄以有效转化为投资的状况下 ,外资的大量进入会对我国的资本形成产生一定的负效应 ,威胁我国的资本安全。对此本文进行了一些粗浅的分析 ,并提出了一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3.
方承 《领导文萃》2006,(7):171-173
现在生活好了,大部分人不缺吃的,缺知道吃多少的人;不缺大房子,缺能买得起大房子的人;小汽车不缺座位,缺不让小车空位的人;不缺会议,缺愿意听会的人。过剩的营养、过高的房价、增长过快的小车、过滥的会议,使其价值折旧到可忽略不计。电视和网络制造明星提速,几周制出“芙蓉姐姐”,几个月造出“超级女声”。但新星很快被遗忘,“新新明星”又成批造出来。明星折旧期从一个月缩短为一周,将来不到几小时。明星折旧快,节目主持人折旧慢,今天的主持人成为明星。速录员让现场对话变成网上直播,声音变成文字。手写得再快也赶不上嘴快,赶不上敲键盘…  相似文献   
94.
中国经济自2003年进入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主要得益于投资和出口的拉动.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增大,对资源的消耗量和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资源对经济增长的约束也日益加剧;同时,过剩经济状态下经济增长也越来越依赖于需求的拉动.在资源和需求的"双重约束"下,实现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做到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相似文献   
95.
中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动性过剩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经济现象.我国宏观经济层面的流动性过剩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将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宏观经济的常态.我国宏观调控的重点应从抑制流动性转向如何有效利用过剩的流动性,以当前的流动性过剩为契机,加速股市扩容,保障资本市场稳定发展.这不仅符合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主导方向,而且对资本市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6.
本文基于层次分析决策理论,把货币政策工具、中介目标、最终目标视为一个系统,对比考察了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央行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大小,其中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效果最为显著,其次为存贷款基准利率、公开市场业务,再次是间接信用控制工具、直接信用管制手段.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今后一段时期货币政策工具应如何搭配的建议.  相似文献   
97.
对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由于外汇占款大量增加,经济和货币信贷增长较快,中央银行连续调高了存款准备金率。但从存款准备金工具运用的国际经验看,由于该工具存在诸多固有缺陷,目前已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从国内货币政策实践看,存款准备金率在运用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过高的存款准备水平无法解决中国经济中的突出矛盾和结构性问题,政府应更有针对性的采用其他政策工具调节经济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8.
闫宜菡  阎杰 《社会科学论坛》2008,(18):111-112,124
2007年引发的美国次级债危机,近日再起风波,导致2008年美国经济衰退.成为"1-22"全球股灾爆发的导火索.我国银行业应从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重视房贷风险.完善贷前审查,严格执行贷款标准,防止类似次级债危机事件在中国重演.破坏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9.
博士过剩是日本面临的重要社会问题。文章从博士过剩的产生原因、不良后果和政府对策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0.
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供给不足与供给过剩的矛盾及其产生的原因,并进而提出了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基本思路:(1)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导向,向城乡提供均衡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2)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