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5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3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把汪曾祺创作的几个阶段,放到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中去比照,我们发现汪曾祺的创作有着较为典型的京派特征.他继承了也丰富、发展了京派文学,他使得京派文学在新时期获得了再度辉煌.  相似文献   
142.
京派文学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它的价值实现却要受到时代的规约。京派作家坚守文学独立的精神,致力于人性探索和美的创造,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但他们与风起云涌的时代隔了一层,作品格局不大,风格偏于优美,少了点阳刚之气。左翼阵营批评它,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冷落乃至压制它,是它在"非常态社会"的一种必然命运。京派文学在1980年代被视为纯文学的典范而重享荣耀,体现了那时反"左"的时代潮流。受此影响,它的符合新时代潮流的内质被充分地放大,而它在历史语境中本来作为其特色的一部分而存在的缺陷反被掩盖了。新世纪,京派文学遭遇了世俗化潮流的挑战,它的超越性一面正逐渐显现出来。这是因为人心毕竟都是相通的,但在世俗化的时代守望文学的理想又是寂寞的。这意味着,京派文学所体现的标准在和平年代里也不是普遍有效的,它只能受到特定人群的青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