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8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100篇
劳动科学   10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407篇
理论方法论   59篇
综合类   818篇
社会学   70篇
统计学   14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323篇
  2022年   127篇
  2021年   212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度融合,是当前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人工智能在教学改革中的存在方式决定了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人工智能不能取代教师,但不使用人工智能的教师会逐渐被使用人工智能的教师所替代。人工智能通过其自身算法能够实行“深度学习”,学习者学习方式成为一种自适应的学习方式。人工智能帮助学生实行个性化学习,成为教师“助教”,辅助教师教学、促进教学服务管理。只有做到“人”、“机”协同发展,提高“人”与“机”交互效率,在教学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人的价值述求,才能让机器更像“机器”、人更像“人”。  相似文献   
82.
计算主义思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毕达哥拉斯的万物皆数的思想到图灵的可计算理论,再到智能计算,论述了计算主义认知观的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从哲学、复杂性科学和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三个方面对计算主义进行了反思,倡导认知是算法不可完全的认知观。  相似文献   
83.
杨文婧  易勋 《中国管理科学》2007,15(Z1):700-706
当反恐巷战发生时,参战人员的战斗状态至关重要.本系统采用心理学方法,从作战效能的角度对指战员的心理特点进行了分析归纳,并实现一个基于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反恐巷战实验平台",将个体心理属性和作战效能进行实验分析,结合3D模拟演示,给出街道反恐巷战的相关心理策略.  相似文献   
84.
人工智能道德设计的目标是建立完全道德行为体。传统的规范伦理学与美德伦理学同人工智能的工程基础彼此兼容,已经塑造了多种人工道德行为体模式,人工智能似乎有望在未来成为完全道德行为体。然而,运用儒家哲学视角反思人工智能的道德设计可以发现,儒家所强调的直接呈现道德意义的“心体”和作为道德根据的“性体”与人工智能道德设计的工程基础发生冲突,使其陷入了“道德封限”“道德他律”“道德表演”等困境,将否决人工智能成为完全道德行为体的可能。综合考量之下,基于生物基础的人工道德设计作为一种折中方案,在通向完全道德行为体的道路上具有更大潜力。  相似文献   
85.
无功优化是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及电压质量的核心问题之一,同时,对减少网损也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无功优化意义、控制方式、常用算法、电力市场对无功优化的影响、并行无功优化以及无功优化的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86.
索绪尔创立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不但对现代语言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还影响了哲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本文重点探讨了其语言学理论对人工智能研究所产生的启迪作用以及在理论与方法方面的贡献,而学界对这方面却未给予足够的注意。  相似文献   
87.
人工智能侵权因其侵权主体的拟人性、侵权行为实施的人机交互性、侵权责任认定的复杂性,导致其适用传统侵权责任制度存在责任主体不明、产品缺陷及因果关系认定困难、归责原则不明确等问题。因此增加设计者为责任主体,明确责任主体范围包括设计者、生产者、销售者以及使用者;针对人工智能的设计缺陷、制造缺陷、警示缺陷分别采用“风险—效用”、“对预期设计的偏离”、“合理充分”判断标准,对人工智能因果关系的认定适用举证责任倒置规则;针对不同责任主体,完善人工智能侵权差别化归责原则。  相似文献   
88.
《资本论》及其三大手稿揭示了“机器换人”的两种机制:生产工具作为延展人类劳动能力的“生产器官”,被赋予替代人类劳动的使命,由之引发的“机器换人”内蕴着劳动解放的积极意义;生产工具的资本主义使用以排挤劳动和攫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由之引发的“机器换人”突显出劳资对立的消极意义。以无人工厂为表征的当代“机器换人”,把工业时代的“体力替换”推进到智能时代的“脑力替换”阶段,却依旧遵循着马克思揭示的两种“换人”机制:人工智能引发的“普遍失业”既可能开启一种劳动解放的广阔前景,也可能造就一种“无用阶级”的生存境遇。在资本逻辑尚居主导地位的今天,为规避“无用阶级”产生,需对人工智能的资本化使用实行政治、法律和伦理的规制,使其朝着促进劳动解放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9.
90.
自2013年起,中国服务业超过制造业成为第一大产业,为了促进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人工智能赋能服务业。从中国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角度而言,根据服务业的特点,人工智能要赋能服务业,就不能仅仅开发人工智能的智能,还必须同时开发人工智能的情能。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角度而言,目前人工智能处于弱人工智能发展阶段,主要着重于开发人工智能的智能。但弱人工智能必然要发展到强人工智能,而强人工智能像人类那样行为是其基本规定,人类既拥有智能,也拥有情能,因此,强人工智能不能仅仅拥有智能,还必须拥有情能。根据“多重可实现”理论,一种功能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实现机制,尽管人工智能与人类具有不同的物质基础以及行为逻辑基础,但人工智能仍然可以模拟包括情能在内的许多人类行为。根据人类情能的特点,通过模拟可以使人工智能拥有情绪感知能力、情绪表达能力、情绪理解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从而使人工智能拥有基本的情能。拥有基本情能的人工智能,能够有效提高赋能服务业的效率,从而促进中国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