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37篇
社会学   1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近日,"2008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揭晓,杭州、宁波、昆明、天津、唐山、佛山、绍兴、长春、无锡、长沙榜上有名。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在综合竞争力方面最终名落孙山,仅拿到单项奖。鞍山、杭州、天津人情味最  相似文献   
52.
海风 《市民》2007,(3):32-33
他是名校经济学博士,却痛恨没人情味的经济学;他是大学教授,却称教育是人们觉醒的障碍。  相似文献   
53.
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具有新闻价值的社会现象、社会事件、社会问题的报道的社会新闻,具有题材广泛、人情味和趣味性强、受众面宽等特点,在当代新闻媒体的报道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有的媒体专门开辟社会新闻版面,有的还把社会新闻放到头版甚至头条的位置。但是,目前一些新闻媒体由于没有把握好报道的“度”,致使社会新闻过多过滥、变质变味,给读者的印象是轻飘、琐碎,称之为“垃圾新闻”。有的媒体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不惜对报道大量“注水”,做“合理想象”,添枝加叶,甚至夸大事实,歪曲真相。有的眼睛只盯着社会的阴暗面,忽视了对正面的社会现…  相似文献   
54.
陈海燕  陈志鹏  樊晟岑 《社区》2011,(36):46-47
在我们的社区里活跃着这样一群热心人,当居民遇到麻烦时,他们会倾情帮助;谁家有孤老时,他们会天天看望;谁家有困难时,他们发动居民帮一把……他们成为社区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正是有了他们,社区才有了那么多的人情味、那么多的温馨时刻。现在,就让我们走近他们,看看他们都在忙些什么。  相似文献   
55.
绕不过的康德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否绕过康德,意味着能否绕过人的问题,“人是什么?”是康德全部哲学思想的最高问题。作为人类哲学思想的“蓄水池”,康德不仅以其批判哲学实现了对传统哲学的根本变革,而且以其新哲学理念深刻影响了现当代西方哲学的总体发展。康德哲学以其新理念和超越性、人情味品格焕发出强大的时空穿透力与持存性魅力。康德问题的重新读解不断回响在现代视域的哲学拓展之中。  相似文献   
56.
蒋子龙 《社区》2013,(2):40-40
在越南人的称呼中没有第二人称:“你”。日常习惯的称呼是哥、弟、姐、妹。我们到越南后,很快就被越南作家排资论辈地呼哥唤弟了,我们团里那位唯一的女作家就成了许多越南人的“小妹”。  相似文献   
57.
人本化经济新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经济新闻已经成为媒体报道的重要内容之一,都市报的经济报道要在报业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除了遵循经济新闻的报道规律之外,还应该在报道中注入“人本化理念”。本文以广西区内外都市报中的经济新闻为例,从这些都市报经济报道的定位、题材选取及报道形式等方面剖析人本化理念在都市报经济新闻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58.
韩良忆 《社区》2013,(14):64-64
离父亲家不远的捷运站边,巷子里有家早餐店,餐点样数清简,就只有烧饼、酥饼、蛋饼与豆浆这几项而已,然而我每次回台湾.总有几天一定上那儿喝碗豆浆,吃块烧饼,一顿早餐所费不多,却吃得我齿颊留香。  相似文献   
59.
去年年底,由于当时来英国用的语言offer办的签证,年底必须更新签证。材料包括学院证明、银行对账单.还有警察局注册证明什么的。马上就要寄材料时才发现.对账单上的地址和注册证明上的地址不一致,原因是我搬过一次家.忘记去警察局把地址更新了。设想应该也不会很麻烦.带着新住址的租贷合同去警察局改一下就好了。  相似文献   
60.
读者与报人之间是一种需要与被需要的关系、商品与市场的关系."近距离沟通"是绝大多数晚报的办报理念,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供人之所需.它是具体而亲切的,是人情味、人性化的,是无微不至的.在寻求与读者之间最短距离的过程中,贴近再贴近,那么也许我们的报纸很快就会由以往的"可读品"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