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45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126篇
管理学   721篇
劳动科学   33篇
民族学   464篇
人才学   254篇
人口学   47篇
丛书文集   3048篇
理论方法论   561篇
综合类   6652篇
社会学   823篇
统计学   61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28篇
  2022年   87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64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279篇
  2015年   470篇
  2014年   922篇
  2013年   792篇
  2012年   997篇
  2011年   1112篇
  2010年   988篇
  2009年   996篇
  2008年   958篇
  2007年   740篇
  2006年   630篇
  2005年   589篇
  2004年   524篇
  2003年   454篇
  2002年   347篇
  2001年   363篇
  2000年   245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一、历史教育是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 1.历史教育本质上就是人文教育 历史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始终以人文为中心,以追求历史对人的意义和价值为己任.  相似文献   
102.
法律信仰的建立是世界各国法学界探讨的热门问题,也是我国解决目前执法、司法不公的必由之路。与建立法治社会的要求相比,我国社会在价值理性的建构方面存在着很大不足,从而在根本上制约着国民法律信仰的建立。重建价值理性需要汲取本土资源,实现社会主体、法律制度、法律的终极价值目标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3.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8,36(5):F0003-F0003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吉林师范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理论期刊,本刊宗旨是致力于总结与传播有关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实现学科建设的综合化与人才素质  相似文献   
104.
杨升南 《殷都学刊》2008,29(1):156-156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朱彦民教授的新著《商族的起源、迁徙与发展》,2007年8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作者承担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1998年度青年项目的最终结项成果。但据我所知,彦民从事商族起源与迁徙研究的初始时间,远远早于1998年。因此可以说,此书正是所谓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的精心之作。  相似文献   
105.
融医学人文素质教育于生理学教学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如何把医学人文教育贯穿到生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培养适应时代需求具有高尚情操的高素质医学生。  相似文献   
106.
郭德君 《职业时空》2008,4(10):228-228
人文素质涉及的是人自身如何处理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社会属性方面的问题。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人要通过观念意识、品德情操、心理性格、价植取向和文化修养的外观而展示个人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107.
蒋元平 《科学咨询》2008,(18):92-92
美术课在中学是一门提高人文素养的基础文化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其中,美术教学中的美术欣赏,可以使学生开阔眼界、陶冶情操、获得审美经验、传承美术文化、提高鉴赏能力.同时又有助于丰富美术课的内涵,加强美术课堂的直观性、启发性,艺术性,使学生对于一些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而且通过欣赏相关美术作品,对学生动手实践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多年的美术教学中,我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合理一应用美术欣赏,带动学生愉快而有兴趣的学习美术.  相似文献   
108.
当前,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值得关注,人文精神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源于人文教育的偏差。因此,工科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加强人文教育,倡导人文精神,从而培养大学生健康的人格。  相似文献   
109.
教育信仰在教师的教育生涯中起着精神引领和行动准则的功用。教育信仰的养成主要通过三个途径来进行:一是树立正确的教育信念;二是确立积极的教育情感;三是形成坚强的教育意志。三者相互结合,相互作用,教师教育信仰就会逐渐养成。  相似文献   
110.
社会公众的法律信仰对中国的法治化进程具有重大影响,而中国社会缺乏普遍信仰法律的传统。社会公众法律信仰缺失的原因中传统因素的作用固然很大,但是,立法、执法、司法等法律运行的各个环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公众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仰。同时。法律移植过程中没有注意到其精神实质和内涵的传承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