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7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346篇
劳动科学   31篇
民族学   32篇
人才学   83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482篇
理论方法论   128篇
综合类   1170篇
社会学   309篇
统计学   5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203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76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86篇
  2009年   148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09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徐榕 《人才瞭望》2017,(4):206-207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育大计,则以人才为本,人才资源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的基石,因此加大人才的培养对国家科技发展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意义.2016年初,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了当下社会对人才工作的方向,将人才的培养、引进提升到关乎国家命运的战略意义.笔者主要探讨国内高校对青年人才引进与培育方面的现状,并阐释了高校对青年人才引进与培育大格局的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52.
高校对大学生开展城市精神培育工作,不仅可以使之受到教育,而且提升了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并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对此,可以将地方传统文化、集体主义和时代精神作为城市精神教育的基本内容,通过社会实践为载体的动态机制、以重大活动或事件为契机的激励机制和以环境建设为支撑的合力机制对大学生进行城市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53.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的发展目标。法律信仰是依法治国进程中的内在驱动,而硕士研究生法律信仰的培育可以在全民培育法律信仰过程中起模范作用,对实现依法治国有重要影响。本文通过明确硕士研究生法律信仰培育的现实意义,并通过分析硕士研究生群体的特殊性来揭示其法律信仰培育的可行性,从而确定培育硕士研究生法律信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4.
作为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高级形态,生态文明是中国积极应对生态环境问题提出的发展目标,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新颖状态,其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源于积极向上的公民意识。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理论分析,并结合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培育的现实情况,针对如何提高我国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55.
儒家修身“四端”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孟子修身“四端”学说的基本内涵,厘清中华民族道德精神内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与创新的内在联系,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一个传统视角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6.
“以一流环境引一流人才,以一流人才创一流业绩”,正是秉承这一理念,杭州市大力实施全球引才“521”计划、大学生创业三年行动计划、杰出创业人才培育计划、钱江特聘专家计划、“115”国外智力引进计划等五大计划,加快吸引和集聚各类海内外人才来杭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57.
文章分析了志愿精神、校园文化的内涵及两者之间的联系,指出当代大学生志愿精神培育面临的三大困局,即:对志愿精神的理解存在误区、志愿服务动机的功利主义、组织方式的行政化,提出顶层设计、主体培育、载体培育、环境培育等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58.
柳春清  范林海 《理论界》2014,(8):160-162
大学生读书不仅是丰富文化知识,实现个人梦想的重要途径,而且是获取人文精神内核,提升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更是为实现"中国梦"助力的重要途径。为了促使辽宁省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本文通过对辽宁省7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新时期大学生的读书兴趣、读书习惯、读书范围、读书场所、读书方法等进行分析,研究当前大学生的读书状况与特点,旨在探索引导大学生养成读书习惯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59.
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引导下,哈尔滨市的中小企业得以快速成长,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数量最大的企业群体。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着体量小、成长慢、创新能力弱等差距。同时,在中小企业培育方面,哈尔滨市还存在着梯度培育体系不完善、产业生态系统建设缓慢、政策扶持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据此,本文从构建分层分类梯度培育体系,实施精准政策扶持;优化产业生态系统,引领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完善投融资服务体系,助力中小企业发展;聚焦优质服务,形成创新驱动合力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0.
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在这样的现实语境中,加强职业使命感培育尤为重要。基于新时代大学生职业使命感培育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必须建构社会-学校-家庭三方协同培育大格局,以培育大学生职业使命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