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2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74篇
社会学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索西方愉悦性(Agreeableness)人格维度的本土化内涵及其与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关系.1500多名被试完成了QZPS(中国人人格量表)和NEOPI-R(西方大五人格量表)的Agreeableness量表(中文版),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Agreeableness的本土化结构包括坦诚利他(CA1)、周到信任(CA2)、精明自信(CA3)、含蓄礼让(CA4)、谦虚宽容(CA5)和重情随和(CA6)等六个小因素,与NEO PI-R中Agreeableness的六个层面没有对应关系,但分别与中国人人格结构中的外向性、善良、行事风格、才干、情绪性和处世态度等六个维度密切相关,其中CA2、CA3和CA5的内容与中国人人格结构中的人际关系(RG)维度的内容比较一致.Agreeableness在中国人的人格结构中并非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格维度出现,而是其有关的内容分布在不同的人格维度之中.  相似文献   
72.
文化,语言,人格结构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4  
人格结构是个体在适应环境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行为模式,其形成过程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在语言中留下明显的痕迹。通过对语言中有关人格特点的形容词的分析,可以获得人格结构的具体维度,同时也可以折射出文化的内涵,从中文和英文人格形容词入手,通过系统分析,得到了中国人和西方人不同的人格结构,由此揭示出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及其与西方文化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73.
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以仅有的28个字隐匿着诗人丰富而细腻的心理活动及其情感变迁过程,若是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去分析,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交织着强烈的“情”与“礼”,本我、自我、超我的矛盾冲突。为了协调冲突,诗人规训于“自我一理智”的调节,从而实现了本能欲望的“升华”,创造出了《题都城南庄》的千古绝叹,也使得我们可以深入诗人的内心世界,体悟诗人美好情感遗失的无限惆怅之情。  相似文献   
74.
英国20世纪被受争议的作家德.赫.劳伦斯在探索人类内心世界,强调性欲在人本性中的作用等方面与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有着异曲同工的承继关系。劳伦斯的作品常常被评论家引用作为精神分析不可多得的素材,但是对其短篇小说《请买票》的心理学研究却是凤毛麟角。本文沿袭精神分析的视角,从人格结构理论出发,通过分析人物复杂而多变的内心世界,探究劳伦斯在小说中所描绘的本我与超我的激烈碰撞,从而在充分理解小说独创性的基础上,揭示劳伦斯的两性观和伦理观。  相似文献   
75.
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在其精神分析学说中建构了"人格结构"理论。以这一理论观照当代中国新闻传媒,可以发现其有着类近"本我"的传媒经济效益、类似"自我"的传媒现实经营、类同"超我"的传媒社会效用的"三我"人格结构。从当代中国新闻传媒的运作实践过程来看,其因人格结构失衡而正在浮躁与妄动中饱受着世人的菲薄。在人格结构理论的视野之下,作为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道德践行主体的中国新闻传媒,当以"三我和谐"作为其运作的基本价值指向,方可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6.
编制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理论构想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3  
本文旨在从理论上阐明编制原创性的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的整体思路及其意义。文中首先分析了直接采用或修订西方的人格测量工具的问题和潜在威胁,以及目前使用的各种人格量表存在的局限,说明了系统研究中国人人格结构的必要性;根据对西方人编制“大五”人格量表(NEOPI-R)的思路和过程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QZPS编制的原则和操作程序,文中还简要介绍了中国人人格结构研究的结果以及QZPS的编制进展。  相似文献   
77.
慕宇睎 《生存》2020,(10):0221-0222
《紫色》和《最蓝的眼睛》分别是爱丽斯 ? 沃克和托尼 ? 莫里森的代表作品。在压迫面前,主人公西丽和佩科拉不同的选择导致了截然不同的命运。爱丽斯 ?沃克笔下的西丽在磨难中成长,堪称黑人女性的典范。然而莫里森笔下的佩科拉却被生活折磨致精神失常。两部作品中许多动机和现象都可以置于精神分析的角度进行解读,从而更全面的理解角色的内心冲突,和对作品的深层认识。本文以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为理论支撑,试图对两位主人公进行深入 地心理解读,在揭示黑人妇女在面对白人文化和男权制度所承受的双重心理创伤的同时,也体现出黑人妇女认清自我,传承民族文化,团结一致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78.
以人格特质理论的词汇学假设作为方法学基础,以心理学视角对明清徽商的人格结构进行量化的研究,以期得到徽商的人格结构特征。编制《徽商人物传》阅读材料,采用词汇表作为检测工具,由16名徽商研究方向的专家老师评定产生45个得分较高的形容词构成"徽商人格检测表"。然后要求400名被试阅读《徽商人物传》,并在"徽商人格检测表"上打分,对徽商人格进行评定,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徽商的人格结构,并分析其特征。徽商的人格结构由5个方面的因素组成,分别是聪慧积极、谦逊坚毅、诚信义礼、稳重负责和合作创新。  相似文献   
79.
电影《秋日传奇》演绎了在美国西部家族中性格迥异的三兄弟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可歌可泣的亲情、爱情故事,荡气回肠,令人难忘。影片中的三兄弟对待女主人公苏珊娜的爱情方式,鲜明地诠释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本文运用人格结构理论分析三兄弟与人格结构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三个层次之间存在的契合关系,并从这一全新的视角赏析影片。  相似文献   
80.
施蛰存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辟蹊径创作了大量心理分析小说的一位作家。运用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其小说《石秀》进行解读,进而探讨石秀性变态心理及其原因。认为,施蛰存笔下的石秀从《水浒传》里的神坛走了下来,变成了"人",然而却是一个人格扭曲、心理变态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