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8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6篇
丛书文集   47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101篇
社会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61.
《探求》2013,(Z1):82-83
新塘街位于广州市天河区的东北部,以原国营新塘农工商公司及新塘、凌塘、沐陂3个村为基础建成。2010年9月,新塘、新合公司的城中村改造全面启动,经过不断的实践和努力,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然而,由于牵涉面广,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多,加上群众对"城中村"改造政策的误解,极易引发信访和群体性事件,其中较突出的易发多发问题是改造中物业租赁纠纷。如何处理好物业租赁纠纷,需要我们认真思考,以推进城改进程。  相似文献   
62.
医疗纠纷近年来呈现上升与恶化趋势,某些纠纷甚至爆发成恶劣的刑事案件。目前,全国各地已经纷纷构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在解决医疗纠纷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由于医疗纠纷具有特殊性,所以,对于医疗纠纷中调解方法,将结合医疗纠纷的特点进行初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3.
64.
劳动争议之人民调解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三周年、《人民调解法》实施近一年之际,专门研究我国劳动争议的人民调解制度合时而有意义。目前我国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制度运转良好。劳动争议属于民间纠纷,法律上确立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制度是必要的。构建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制度时应当对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同时并重,人民调解委员会委员产生方式应当充分体现群众自治性特征,人民调解组织与其他各种调解组织之间受理劳动争议不宜设置外部管辖划分,不同人民调解组织受理劳动争议原则上应有所区分、同时认可当事人的协商选择权。相关立法应当合理解决《人民调解法》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法律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65.
人民调解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辅助手段,是实现社会主义村民自治的一个重要途径.应该提高认识,把建立和健全人民调解组织作为建设和谐云南的重要手段来抓;健全领导责任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建立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加强企事业单位和区域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整合基层力量,健全综合治理机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人民调解队伍素质,引入竞争机制,大力表彰先进;应该将普法教育与人民调解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66.
栗明辉 《理论界》2010,(10):51-52
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面临两个问题:价值观和利益多元化倾向引起社会纠纷频发;法律和社会脱节现象时有发生。这些无不要求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实现多元化。形成于革命根据地时期的人民调解制度,由于制度功能不可替代,对解决现代社会纠纷依然不可或缺,在制度价值上反映出其存在的正当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67.
人民调解制度的现代意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调解制度是从中国古代社会的诉讼外调解演化发展而来的。它有向现代性转换的坚实的文化心理、伦理道德和现实制度的基础。它意义重大,是解决诉讼以外矛盾冲突的现代“东方经验”。  相似文献   
68.
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人民调解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我国现行人民调解工作在化解民间纠纷,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群众自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9.
通过对山东省邹城市村镇人民调解制度的实地调查,总结出新的民间纠纷具有主体多元、类型多样、注重利益、易激性等特点,分析了由镇调解中心、管区调解站、村调解委员会构成的各级组织形式,总结了"十户三员"、"民情恳谈"、"评理会"等制度创新;阐述了现行调解制度产生的原因、优越性;对人民调解委员会提出定位为基层政府指导下的民间组织、专事调解民间纠纷、合法调解协议书应具有法律效力等修改法律的建议。  相似文献   
70.
银川市兴泾镇的人民调解工作是在一个回族群众占人口比例95%的纯回族社区中进行的,而这个社区是由国家移民搬迁建立的新兴社区。其所面临问题的复杂、工作的繁重与种种困难,在回族或一般少数民族社区法治中都具有典型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该社区人民调解工作的考察,展示了这一回族社区调解工作的一般情况,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回族社区人民调解工作的发展提出了建议,认为这一社区的调解工作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平安建设和法治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