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0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43篇
管理学   605篇
劳动科学   28篇
民族学   127篇
人才学   208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1919篇
理论方法论   309篇
综合类   4249篇
社会学   703篇
统计学   3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597篇
  2013年   467篇
  2012年   545篇
  2011年   565篇
  2010年   614篇
  2009年   563篇
  2008年   759篇
  2007年   526篇
  2006年   431篇
  2005年   415篇
  2004年   350篇
  2003年   379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253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51.
一月的北京.随处是冰冷的气息。在前往采访的路上神州数码的车上,看着沿途疾驰的车辆.让人联想到变化万千的IT行业.虽然IT行业犹如冬天.但信息化多媒体教学设备正以迅猛的速度发展着.犹如盛夏。这让学校得到了多媒体教学普及的同时.让多少行业内人士得到了无穷的利益!作为从事此行业的人士.作为专业教育技术、设备的提供者.他们是怎样看待教育市场的变化的呢?  相似文献   
52.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红楼梦》中重要人物死亡描写的前后比较,以及书中关于死亡意象描写的前后比较。得出的结论是由于作家的生死观、侧重点、创作意图的不同,前80回与后40回中死亡描写的手法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53.
文学的魅力是人类需要文学的真正原因,文学批评应为文学具有或保持魅力而进行。当下中国的文学批评却远离了自己的职责,或去搞所谓理论批评,或去进行文化批评。文学批评要履行自己的职责,获取属于自己的话语权,应取“文化诗学”的理论,以使自己在整个文学活动中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54.
梁漱溟是现代新儒学的开启人 ,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不仅对儒学的现代转换做了巨大努力 ,同时对中国文化的缺陷进行了尖锐的批评 ,而这一点正是学界在研究梁漱溟乃至整个现代新儒学时所忽视的。认真探讨这一问题 ,无论是对于深化中国现代学术史研究 ,还是对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都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5.
《我弥留之际》究竟应算作是悲剧性作品、喜剧性作品,还是史诗性作品,或者其它什么,这的确是个问题。针对评论界莫衷一是的论述,本文拟以诺思罗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为武器,阐述这部小说的悲喜剧特质和传奇或浪漫的色彩。  相似文献   
56.
《圣经》承载的基督教思想,作为西方文明重要思想源头和精神基础之一,蕴涵了征服、统治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成为人类掠夺自然的重要思想和伦理依据。而在当今生态危机的大语境下,从新型生态观的角度来看,《圣经》蕴含了复杂而丰富生态思想,诸"如托管"和安息日生态原则、尊重动物权利等思想,这对于当代人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马相武教授的《短信文学的文化意义》夸大了短信文学的社会文化意义,离学理和事实甚远。假如我们看不到文学降低高度所潜藏的弊端,以为“文学能够降低自己的门槛”就任其降低门槛,甚至还鼓吹“文学需要降低自己的门槛”,那就很有可能得不偿失了。一方面,我们必须注意到潜藏于新技术背后的商业力量;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竭力避免走入“技术万能论”的心理误区。倘若把“文学本身”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寄托在“新技术和新载体”上,那么,虽然不能说完全是梦想,但仍不免让人感到有些悲哀。  相似文献   
58.
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n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贝多芬一生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59.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走向与文学史观念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史研究涉及两大范畴的理论问题:文学与历史。本文回顾了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西方各理论流派关于“文史之争”的论述,并找出它们在理论上克服文史对立局面的观点,指出文学史研究的发展趋势必然促使人们从文化的角度重新审视人类语言、写作、文类、叙事方式等。  相似文献   
60.
学衡派与新人文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意在重审学衡派这样一个在五四时期与新文化运动尖锐对立的思想派别。通过考察它与新人文主义理论的联系,以及它与新文化运动在进化论、浪漫主义、模仿、历史与传统等观念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揭示出学衡派的基本思路与观点,并对它与新文化运动的相互作用作出历史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