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80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43篇
管理学   605篇
劳动科学   28篇
民族学   127篇
人才学   208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1919篇
理论方法论   309篇
综合类   4249篇
社会学   703篇
统计学   3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256篇
  2014年   597篇
  2013年   467篇
  2012年   545篇
  2011年   565篇
  2010年   614篇
  2009年   563篇
  2008年   759篇
  2007年   526篇
  2006年   431篇
  2005年   415篇
  2004年   350篇
  2003年   379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253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创新人物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激活剂和推动力,本文着眼于构建科学的创新人物评估体系,具体分析了创新人物的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并阐述了创新人物的价值判定原则。  相似文献   
82.
当代著名女作家严歌苓的中篇小说<谁家有女初养成>,是一部荡气回肠、让人感慨万千的作品.它叙述了一个美丽的少女潘巧巧沦为杀人犯的过程.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与少女潘巧巧命运相关的人物,他们或温情脉脉极富爱心,或十恶不赦愚昧至极.他们共同造就或目睹了潘巧巧的悲惨命运,但同时,他们也在完成着各自的悲剧人生.作品以精妙的构思,细腻的笔触,深厚的感情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当代世俗画,揭示出了令人深思的主题.  相似文献   
83.
塞林纳的《茫茫黑夜漫游》是当代法国文学中在艺术上具有“创新”意义的作品。小说有开阔的视域和巨大的冲击力,人物性格具有现代主义性质,语言上带有鲜明黑色幽默语调和“口语”特色。  相似文献   
84.
文化批评的意义与局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批评的兴起有多方面的原因,其存在的合理性与现实价值显而易见。但是,作为一种批评方法,文化批评不过是为文学批评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而任何窗口都是有局限的,文化批评也必然会遮蔽一些东西。当下流行的文化批评因审美尺度的缺席而走向非文学化,并导致批评与创作的亲缘关系的解体。因此,文化批评的自我检讨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5.
略论刘文辉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李殿元刘文辉是一位四川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从1926年起,他先后任过国民革命军二十四军军长、四川省主席和川康边防总指挥、西康省主席、国民党中央委员兼西康省党部主任、川康绥署副主任等职,1949年12月起义后,又任过西南...  相似文献   
86.
文章着重分析了《一块牛排》在四个层次上展现出来的文本张力 :白描和阐述之间的静态描写、对话和行动之间的动态描写、情节冲突的张力和象征等。张力性的人物塑造体现出了主人公广阔的精神宽度和丰富的精神内涵 ,颂扬了失意英雄汤姆·金在绝境中的求生意志和生命的弹性。  相似文献   
87.
现代管理学派兴盛时期是现代企业传播理论的发展时期.代表人物及观念有:巴纳德及其正式组织--"社会"系统三要素、非正式组织的三种作用、权威的接受理论、经理人员信息交流中心说;卡斯特与罗森茨韦克和他们的沟通、影响、冲突,管理决策信息系统理论;德鲁克与戴尔及他们的从实际出发--通过经常不断的沟通进行激励的理念等等.  相似文献   
88.
科学心理学这棵大树自其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科学和常识之间“茁壮成长”。这棵大树之所以枝繁叶茂,是与许多心理学家的辛勤耕耘分不开的。不同文化背景下孕育出来的不同时期的心理学家,从不同的维度对这棵大树施肥、浇水、修枝、剪叶,体现了他们对心理学的不同理解和不懈追求。当我们展开心理学的历史画卷,透视心理学大师们的真实背影,我们的心中似乎真能体会他们的艰辛;当我们走进心理学的历史时空,拉近与心理学大师们的心理距离,我们的内心确实涌动着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尤其是,当我拿起《心理学经典人物及其理论》时,我似乎能触摸到一个…  相似文献   
89.
90.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相关阐述为指导,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省察克治”“讽谏”等思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在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得到了传承和弘扬。新时代,批评与自我批评仍然是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锐利武器。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要从思想意识上重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性,采取科学的、正确的原则和方法,推进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制度化和常态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