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8篇
  免费   8篇
管理学   6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42篇
丛书文集   99篇
理论方法论   28篇
综合类   229篇
社会学   133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85篇
  2009年   86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人生的味道     
秋文 《金色年华》2014,(12):5-5
一桌丰盛的宴席,少不了酸甜苦辣成的各色味道。人生的味道,犹如桌宴上的美味佳肴,缺少了任何一种,都不能称其为完美的人生。回味走过的人生之路,每时每刻品尝到的不恰恰就是这五味俱全的味道吗?试想,走过的人生,谁没有过心酸的日子?谁都有过不如意的时刻。  相似文献   
12.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今年已经107岁了。过去说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在人活八九十岁也不稀奇,百岁老人也越来越多。周老除了听力差一些,阅读和表达一点也不比年轻人逊色。回望人生,周老经历了晚清、北洋、民国、新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四朝元老",今天依然硬硬朗朗。周老在"文革"中受到冲击,被下放到宁夏平罗"五七干校"。周老说:"‘文化大革命’突然来  相似文献   
13.
朱红  王绪琴 《兰州学刊》2012,(12):15-20
法家学说以人性恶为理论前提,主张任法治世,故视其为"恶人学说";儒家学说则以人性本善为基,强调道德仁义,着意于为平常生活中的平常之人建造和谐生活的秩序,故视其为"常人学说";道家学说则主张用自然无为之道教化民众、经营人生,超越而远识,故视其为"圣人学说"。三家人生哲学当互涵统摄,兼取并用,方是人类长治久安之道。  相似文献   
14.
选择一盏灯     
吴飞燕 《今日南国》2014,(12):37-37
有一幅漫画,是美国一所大学的广告。画面上有四盏灯,从上到下排列着,每盏灯的后面有一段话:  相似文献   
15.
微语录     
《女性天地》2014,(6):1-1
关于命运—— 命运是否真的早已写好,还有待你来检验。  相似文献   
16.
人生当中,有了一份自我恳谈的心境,你便多了一些大度宽容,少了一些鼠肚鸡肠;多了一些与人为善,少了一些与人交恶;多了一些行事顺畅,少了一些坎坷艰难……  相似文献   
17.
你必须得处理这种特殊情况了:已经到了最后的期限,你必须完成所有的工作.但这时你的同事却总是缠着你.每隔两分钟就说:“这是我做过的最痛苦的项目,碰到了很多麻烦.但这样的事情你做起来总是很简单.做得很好……”随着声音的减弱.她希望你能像往常一样说:“好吧.放在那儿,我会处理。”她其实知道.你自己也有成堆的工作要做.但为了更快地摆脱这些麻烦,你只能(再一次)替她做。  相似文献   
18.
游宇明 《决策探索》2014,(15):51-51
一直喜欢低调的人,不知道这是缘于天生的性格,还是因为经历了太多世事的坎坷。总觉得,做人应该像向日葵一样,即使果实累累,仍是低下头默默不语。因为,即使你不言语,阳光也自会明白你的丰硕,风雨也自会知道你的优秀,天地也自会读懂你的完美。  相似文献   
19.
杨朱是一位原始道家哲学人物,他以自然主义感觉论即人是一个感性实体为地基,以物我、人己、生死、名实等范畴为构架,构建了其“重生”“为我” 的自然主义生命哲学体系。与列子一样,杨朱是从老子到庄子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过渡,丰富了庄子的生命哲学,所以,学界有“老、杨、列、庄”之说。但是,由于史料的不足和认识上的偏颇,自孟子以后,杨朱“轻物重生” “人人为我”的思想被曲解了,成了自私自利的利己主义的化身。实则,杨朱“重生” 的实质是“贵义”,其“为我”的目的是“为人”。杨朱受了老子思想的影响,以“全性保真”为宗旨;在思想上,反儒非墨,认为儒家的仁义道德不但虚伪,而且害性伤真,墨家的兼爱、利他则虚妄不实。因此,具有理想个人主义思想的杨朱主张以“人人不利天下则天下治” 的自治来对抗儒家礼乐的君制,以自爱、自利、尚异来取代墨家的泛爱、利他、尚同。而杨朱张扬主体的思想则富有积极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20.
世声论点     
有美好的时候,有艰难的时候,但从来没有过糟糕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