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1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35篇
管理学   535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168篇
人才学   113篇
人口学   44篇
丛书文集   1697篇
理论方法论   340篇
综合类   2864篇
社会学   736篇
统计学   110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29篇
  2022年   152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344篇
  2013年   219篇
  2012年   346篇
  2011年   451篇
  2010年   430篇
  2009年   454篇
  2008年   791篇
  2007年   525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262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212篇
  2002年   182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7 毫秒
81.
本文把20世纪的社会发展视为一个创造与毁灭并举的过程,认为21世纪人类走出这一发展定势的出路在于:确立以人为中心、注重协调发展并富有全球观念的新发展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82.
自古以来,瘟疫就经常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流感便是其中主要的一种。流感一般分为三种,即甲型、乙型和丙型。甲型流感也就是目前向人类发起新挑战的禽流感。让我们翻开人类疾病的历史,看看历史上的流感是怎样的。  相似文献   
83.
近现代东方社会普遍进入现代化历程,这个进程与反帝反殖反封建斗争交汇一起,20世纪中后期又面临“全球一体化”的冲击,“乡土”成为东方作家在民族(国家)现代化进程中选取的一个最根本、最本土、最自我的文化、文学甚至政治立场,他们以“离乡”和“批判乡村”拉开乡土文学的序幕,接着以“乡村批判”和“归乡”为乡土文学的自觉时期,后经“乡土”与“祖国”的同一以及“仰视乡土”的“新乡土文学”的创造,最后进入文学、文化、人类灵魂的乡土“寻根”之旅,“乡土”被赋予了文化批判与现代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4.
文章从人类发展的规律出发,讨论了当今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根据我国的国情,提出了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路.  相似文献   
85.
潘国本 《现代交际》2003,(10):32-32
1961年4月 12日,当加加林在太空飞完了108分钟,按下“25”那个神秘密码以后,东方-1号飞船降至700米高空,随之,加加林跳伞平安地落回了地球。这个25岁的矮个儿上尉,代表人类圆满地完成了探索太空的第一次飞行! 几分钟后,消息在全球炸开。世界各大电台、报纸竞相报导这位一夜升空的超级明星。接着,他与火箭之父科罗廖夫并肩坐在了一起,与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握手、交谈,与政要、名人拥抱举杯,大小勋章挂满胸前,军衔从上尉升至少校,接着成了茹科夫斯基军事学院学子,然后成了高等军事学院研究生院学  相似文献   
86.
贸易与环境已经成为决定WTO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从国际法角度出发,世界各国都应通过缔结全球性和综合性的国际条约、建立争端解决机制来实现贸易与环境、人类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87.
景观设计是一门新兴学科,它是溶城市与生态环境规划、改造、保护和恢复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在我国的历史很短,但却发展迅速,为推动我国社会的文明化和现代化进程做出了贡献。但是,也凸现了一些内涵定位和外延的科学性与现实性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民族的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也关系到国家基本建设资金使用的最优统筹化。  相似文献   
88.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倍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论域。本文首先对西方生态伦理学的主要派别及其主要观点进行简单的罗列和评析,然后对我国生态伦理学的传统资源、研究现状、争论以及主要观点等方面作了简明扼要的理论梳理,在此基础上,作者对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生态伦理观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89.
本文从旅游伦理学的角度来考察和分析海南南湾猴岛旅游开发的现状。通过对当前旅游伦理学研究成果的阐述,结合南湾猴岛旅游开发实际,分析猴岛上的旅游开发与猴岛环境保护、人群与猴群、“人权”与“猴权”、猴岛原生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对建立猴岛的生态旅游伦理体系,从而发展真正意义上猴岛生态旅游提出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90.
何志鹏在《安徽大学法律评论》第5卷第1期撰文认为,从历史上看,主权是习惯形成的,而不是社会契约造就的,人们既没有在实际上也没有在情感上接受过任何有关社会组成的契约。所以,人的同意和权利并不是主权产生的原因。国家是在人的群体——部落、部落联盟的基础上自然而然生长起来的。人类并没有费心形成这样一个体制而建造什么契约,也没有为是不是要参与到这个体系中来而三思后行。人类既没有在历史上也没有在心理上经历过社会契约的阶段。主权是一种在名义上归属于集体的权利和权力的结合体。主权是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主权来自于人类自始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形式的制度递增,以及对于权威的依赖,对于现有生活框架的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