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9篇
民族学   12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292篇
理论方法论   63篇
综合类   501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本文依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人道主义的界定,认为人道主义就是钱钟书学术思想的基调。为此指出,抒发和平理想与抨击"妄自尊大"为其首要内容;揭露"神道设教"的虚妄性与肯定"甘食悦色"的正当性为其又一项内容;其人道主义思想同时具有锐利的思想锋芒,既鞭挞了专制统治,又表露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其有关人道主义认识基础的阐述既有前瞻性,也有现实性和挑战性。  相似文献   
62.
阿尔都塞认为在青年马克思著作与成年马克思著作中存在着一个认识论的断裂。他的这一认识对于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本化倾向具有进步意义。但这一理论也存在着明显的形而上学性和独断性 ,表现出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轻视 ,所以我们要用辨证的眼光来审视和评价阿尔都塞的断裂说。  相似文献   
63.
丁帆  李兴阳 《江汉论坛》2007,4(1):128-132
孙犁影响下形成的"荷花淀派"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为数不多的"跨时代"的文学流派之一.他们的乡土抒写,在即时性的政治意识形态话语中,灌注和张扬具有恒久魅力的人性与人情.其内在精神蕴涵,既有传统美德的承传,又有现代人道主义精神.在叙事形式上,承续京派乡土抒情小说传统,善于在诗化、散文化的小说中,创造清新明丽的意境,形成优美、婉约的艺术风格.这样的审美形态在其流派活跃的年代,始终处在主流话语的边缘;而在其流派沉寂的年代,却又获得了恒久的艺术魅力与影响.  相似文献   
64.
"新人文主义"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淼森 《求是学刊》2006,33(1):46-52
20世纪初,美国思想家白璧德提出了新人文主义。白璧德希望用人文主义来调节一与多的关系,反对极端的多元论,唤起对“一”的信心。以培根为代表的科学的人道主义导致了人类对于科技进步的迷信,使物的法则压倒了人类自身的法则;以卢梭为代表的情感的人道主义忽视道德约束本身,使人陷入了碎片化的生活。这两种人道主义要为教育和社会领域的混乱无序负责。在道德重建的历程中,文学艺术理应担当起把人由低级自我提升到高级自我的重要使命。教育印象主义使大学教育的水平下降,人文学者陷入了过分专业化甚至学究化的危险,白璧德提倡闲暇和业余性,真正的学者要处在一种无为而有为的状态之中,坚守反思和批评的立场。  相似文献   
65.
徐丽霞 《兰州学刊》2007,(10):149-151
后现代主义是对晚期资本主义主流文化的一种反思、批判和重新审视,它以批判、否定、并试图超越近现代主流文化的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为基本特征。主体作为近现代主流文化的核心范畴,成为后现代主义反思和批判的主要对象。本文对后现代主义的反主体观进行了三个方面的解读:后现代主义反对什么样的主体,后现代主义反主体的原因和后现代主义反主体的实质。  相似文献   
66.
首先,将社会工作的理念引入残疾人理论。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的学科,也是一种不以赢利为目的助人自助的专业性社会服务,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  相似文献   
67.
王萍 《学术交流》2006,(12):19-21
白银时代俄罗斯哲学是西方文明与俄罗斯民族文化冲突的产物。传统的民族精神与现实困境促成这一时期哲学具有典型的宗教性质和人道主义特点,具体内容上表现为关注人的存在、人的精神、人的自由和人的神性;思维方式上注重直觉和信仰,强调理性与信仰的统一。  相似文献   
68.
英国的童工问题是英国工业革命成功的一个代价。它产生于前工业化时代 ,在工业革命期间其规模、程度和童工状况的恶化等方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但就在 19世纪中期 ,政治、经济、宗教和社会性的复杂综合因素使得英国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中的原因不仅有人们关于童年的观念变迁 ,也有儿童自身经济价值的变化 ;不仅包含着人道主义者对贫寒儿童的同情 ,而且也包含着当时人对英国未来的关注与忧虑  相似文献   
69.
把<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学公式简单地归结为人道主义,就是把对马克思的人学公式费尔巴哈化,这是一种误读.这种误读导致了一系列对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其中的劳动人道主义极为有害的后果,从而割裂了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否认了1844年以后异化劳动理论存在的客观事实,造成了马克思思想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70.
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它在唯物史观中占有重要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它提出了人类解放的伟大目标和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基本原则,它提出了优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它是唯物史观关于人际关系理论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内容可以做如下的概括:个人的活动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基石,人本身是社会的最高价值,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既是一切人发展的条件,又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以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