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30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61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292篇
理论方法论   50篇
综合类   552篇
社会学   72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77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1.
《再生》是张君劢、张东荪等人于1932年5月在北平创办的国社党机关刊物。关于中日问题,30年代的《再生》指出了窳败的国民党政府是导致中国受日侵略的原因,批判了政府的外交政策,主张改革内治准备抗战,即将中国改建为一个近世的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92.
略论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社会转型、经济转轨和对外开放,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也遭遇到很多挑战。总体而言,这些挑战主要包括:全球化的挑战、信息网络化的挑战、西方错误思潮和理论的挑战,以及西方敌对势力“分化”、“西化”中国的挑战。廓清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挑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3.
94.
本文论述了1780年武装中立同盟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文章认为1780年武装中立同盟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十八世纪下半叶俄国与英国之间存在战略利益的矛盾;武装中立同盟的形成具有诸多有利条件及良好的国际环境;武装中立同盟使俄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也对近代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政治意义远大于其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95.
大灾、大难有大善、大爱。“5.12”汶川大地震揪着全国人民的心,党和政府迅速发出动员令。“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场与死神的殊死搏斗迅速展开。一曲人性关怀的悲壮序曲奏响,一幅抢救生命的悲壮画卷延展。这是人间真情的集中体现,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大灾袭来,同胞罹难,举国哀悼,悲恸致至。但我们,在悲痛中更应该体悟人性的威力和崇高,生命的价值和宝贵。责任的重大和深远。发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相似文献   
96.
97.
王国维1908年撰写<人间词话>126则,稍后从中择录63则并补写1则,分3期连载于1908-1909年之<国粹学报>,影响寥寥;1915年1月,王国维复将<人间词话>手稿和<国粹学报>刊发之64则,重新增删、合并,并从<宋元戏曲考>中迻录1则,合共31则,分7次连载于<盛京时报>.从此以后,王国维未对<人间词话>再作任何修订,故<盛京时报>本<人间词话>代表了王国维词学的终极形态.<盛京时报>本<人间词话>久不为人所知,1982年,陈杏珍、刘烜将王国维自存剪报本(不全,仅23则)揭载于<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赵利栋从<盛京时报>中迻录全部31则收入<王国维学术随笔>,此后诸家转载,都不出以上二本.然二本文字多有舛误,因试作校订,并略论其去西方化的基本立场.  相似文献   
98.
洛阳是公元七世纪初中国发展统一文化的中心 ;大业世东都图书整理凸显着统会古今综理南北典籍以推进统一文化发展的历史特征。其图书整理 ,集图书特别征集、综理鉴别、部类编目、庋藏保护、抄录传播诸图书措理诸环节 ;其因于开皇世西京之图书而踵续增大以开扬隋氏富藏之规模 ,实为有隋图书的一次总结集。郑樵所谓“隋家藏书 ,富于古今”的历史大观 ,可谓形成于开皇世所搜聚 ,而底成于大业世所增广。隋唐嬗替 ,唐人因承东都所聚 ,渐积增广而开出盛唐开元世国家图书事业殿军于我国中古图书业之辉煌 ,考镜其源流实始于有隋 ,始于有隋东都之最后结集  相似文献   
99.
到清代中叶,个性化的密室创作成为通俗小说的主要写作方式,传统诗文的抒情言志因素被引入通俗小说,通俗小说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对自我表现的强调是清代中叶文学创作的共同特点。通俗小说观念的变化与清代中叶文人的境遇和心态有密切的关系,文人小说所抒发的郁结不平之情,同建功立业的迫切感和才华不得施展的无奈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作为文人小说所言之“志”的用世情怀,是传统儒家理想主义的呈现,也有着深刻的时代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0.
人们对王国维“无我之境”的阐释往往脱离《人间词话》这一文本语境,以中国古代传统的思想观念或是西方理论资源为指引灯甚至为目标,断章取义地进行生发,而忽视了王国维《人间词话》的原文表述和总体审美取向。笔者认为解释文本不能完全以解释者的“先见”来代替或歪曲文本语境以及作者本人的思想和生存境域,对《人间词话》还原式解读可以帮助我们切实地理解王国维的“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说。回到文本本身才是文艺美学研究的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