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29篇
  免费   342篇
  国内免费   59篇
管理学   1111篇
劳动科学   55篇
民族学   256篇
人才学   132篇
人口学   80篇
丛书文集   2937篇
理论方法论   589篇
综合类   7033篇
社会学   590篇
统计学   547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49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66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83篇
  2017年   182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371篇
  2014年   634篇
  2013年   591篇
  2012年   716篇
  2011年   898篇
  2010年   812篇
  2009年   922篇
  2008年   1293篇
  2007年   984篇
  2006年   778篇
  2005年   716篇
  2004年   701篇
  2003年   621篇
  2002年   596篇
  2001年   526篇
  2000年   386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一、基本情况。山东是人口大省,也是老龄化发展比较快的省份。1994年老年人口比例超过10%,进入人口“老年型”,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1193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3%,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846万,占全省总人口的9.22%。  相似文献   
22.
《吉尔伽美什》是目前世界文学中已发现的最古老的一部英雄史诗,是古代巴比伦文学的杰出代表。它与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之间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少个性差异。如果我们从比较研究的角度系统地梳理这些异同,必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格萨尔王传》的艺术魅力、文化内涵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23.
泉州、温州两市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推动了两市经济高速增长,形成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近年来,两市积极实施技术创新工程,保证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比较研究两市技术创新模式,总结成功经验,寻找工作差距,有助于提高区域技术创新效果,对于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4.
本文从美学角度比较分析了美国“新英格兰诗人”亨利·朗费罗与中国唐代隐逸诗人孟浩然的几首自然景物诗 ,旨在解读他们相似的审美情趣和东西美学相通之处。文章指出两位诗人的表层景物描绘下皆隐藏了深沉的价值关怀 ,体现了本然生命与自然生命的相互渗透侵袭 ;传达了他们对人世的顿悟以及对超越时空的生命意识的终极探寻。此外 ,由于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 ,经历了不同的生活道路 ,两人对自然的表现方式亦各有特色。  相似文献   
25.
彭家煌的小说创作深受契诃夫影响.从客观叙事原则、挖掘人物灵魂的叙事深度、生活印象的叙事方式、悲喜交融的叙事风格等方面加以比较分析,既可重现彭家煌独特的艺术个性,又可把握住契诃夫在现实批判性、艺术形式、真实性等层面对中国现代短篇小说叙事模式的影响.契诃夫既为中国现代小说提供了易于操作的范式,而中国作家又在某种程度上简化了契诃夫的小说智慧.  相似文献   
26.
27.
从中外水利教育的管理、教学、科研及产学研相结合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28.
本研究围绕党的十六大有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精神,参照反映国内小康建设与国际社会发展的相关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设计出一套较为客观的全面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然后根据不同国家的社会发展状况与我国的国情,计算出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准值,并以上海市郊区为例,衡量其现阶段全面小康建设的实现程度.并与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做定量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9.
比较分析中国、日本、德国、美国、法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民事审级制度可以看出我国审级制度中存在的弊端。实际上 ,实行有条件的三审终审制更具合理性。为此 ,我国原有的两审终审制必须加以改革 ,那就是实行以两审终审为原则、以三审终审为例外的民事审级制度。  相似文献   
30.
带兼语的“使”和“让”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些语法著作因“使”和“让”带兼语有致使义而把它们放在一起不加区分地讨论,这样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以为它们是等价的、可以互换的。其实:1.在语义层面上,“使”只有“派遣”和“促使、迫使、致使”义,而“让”除了有以上两义外,还有“要、要求”、“表容许对方做某种动作的‘给’”、“容许、听任”和“在祈使句中表示某种愿望或发出号召”四种含义;2.在句法结构层面上,“使”字句中的谓2经常表结果或状态,而“让”字句中的谓2则经常表目的或动作;3.在语体层面上,“使”趋向于书面语体而“让”趋向于口语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