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5篇
  免费   150篇
  国内免费   39篇
管理学   582篇
劳动科学   44篇
民族学   84篇
人才学   108篇
人口学   17篇
丛书文集   1395篇
理论方法论   273篇
综合类   3141篇
社会学   532篇
统计学   4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39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451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354篇
  2011年   402篇
  2010年   345篇
  2009年   356篇
  2008年   427篇
  2007年   318篇
  2006年   298篇
  2005年   245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230篇
  2002年   354篇
  2001年   366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现在实施的新《婚姻法》,是根据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精神,为适应改革开放以来婚姻家庭领域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1980年《婚姻法》的基础上修订的。新《婚姻法》出台后,总政治部又及时地制定了新的《军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并于2001年11月9日下发全军各单位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新世纪之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工作会议上提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既是对我们党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光荣传统的继承,又是结合新的历史条件,从治国安邦的战略高度作出的理论创新,补充和发展了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的治国方略,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  相似文献   
13.
实施以德治国方略 ,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这是我党治国方略的新发展。以德治国 ,有利于调整社会关系 ,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实施以德治国方略 ,要努力建立和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大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明确提出的“民为神主”、“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对于我党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群众观点,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深化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加强自身建设,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辜胜阻在《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上撰文指出,目前,我国农村教育正经历两项重大体制转变:一是管理体制转变,由乡镇管理转向“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二是投入体制转变,在税费改革中,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中央与地方共同负责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6.
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继制定科教兴国战略之后,面对新世界和新要求而提出的又一个重要治国之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完善和创新,标志着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发展。科教兴国与以德治国是我党总结历史,立足现实,前瞻未来所提出的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正确地把握以德治国与科教兴国的关系,把以德治国与科教兴国统一起来,积极探索以德治国与科教兴国相统一的新思路,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曹雪芹如何评价他笔下的人物 ,多年来研究者各持己见 ,争论不休。这主要是因为作者在塑造人物时使用了不同的手法所造成的。本文主要分析了作者似褒实贬、名贬实褒的创作方法 ,通过对几个人物的分析 ,解读曹雪芹对自己笔下人物的真实评判  相似文献   
18.
从文明交往看巴以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文明交往角度看 ,巴以冲突的持久难息缘于以下因素 :地理上 ,巴勒斯坦是巴勒斯坦人和犹太人共同的根 ;宗教上 ,伊斯兰教与犹太教尖锐对立 ;巴以交往中迥异的民族利益。巴以冲突短时期内难以平息 ,但从长远来看 ,和平共存是巴以民族问题的最终解决之路  相似文献   
19.
“以德治国”的德,首指官德.从古至今,官德建设一直受到重视.新形势下,我们应谊借鉴古代官德建设的经验,正视现存的官德问题,加强官德建设.  相似文献   
20.
论官德建设     
本文论述了官德建设是我国历代治国方略中的优秀传统 ,阐述了官德建设在以德治国中的重要地位 ,提出了在新形势下构建官德建设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