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27篇
  免费   355篇
  国内免费   65篇
管理学   1204篇
劳动科学   83篇
民族学   590篇
人才学   297篇
人口学   44篇
丛书文集   3629篇
理论方法论   628篇
综合类   7113篇
社会学   1116篇
统计学   143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82篇
  2022年   113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294篇
  2015年   459篇
  2014年   868篇
  2013年   814篇
  2012年   927篇
  2011年   1052篇
  2010年   986篇
  2009年   1001篇
  2008年   1855篇
  2007年   1268篇
  2006年   685篇
  2005年   739篇
  2004年   574篇
  2003年   504篇
  2002年   430篇
  2001年   376篇
  2000年   291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格厄孜是当代世界上极有影响的文化人类学家和文化理论家.该文基于对格厄孜关于文化定义的评述,较系统地解说了他的文化观--总体上,是属于实用主义的.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面,他提倡的"无偏见的观察"和"深厚描述"法、对研究成果的解释性说明和隐喻(metaphor),虽受到同行学者的批判,但其意义在文化研究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103.
尤三姐是《红楼梦》中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形象。由于《红楼梦》在版本上有“脂本”、“程本”两大不同系统 ,不同版本系统中的尤三姐的艺术形象也就有很大不同。对此 ,红学史上是有争议的 ,但是争论者往往各执一词 ,常常出现片面和偏激。平心而论 ,两个尤三姐形象的塑造 ,其实各有所短 ,亦各有所长 ,人们不应该轻易肯定或否定。然而如果认真比较分析 ,就尤三姐形象的悲剧意义和可信程度而言 ,笔者认为“脂本”系统高于“程本”系统。  相似文献   
104.
本文说明语言信息的形式有表意作用,阐明语内意义的概念以及翻译语内意义的必要性,并从三方面论证可译的理论依据。结合语内形式在原语和译语中的语言、文化对应状况,探讨语内意义翻译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05.
论当事人的程序参与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当事人程序参与权的内涵、程序意义, 并从宽松的参与时空、经济的参与方式、充分的参与效果等方面论述了对当事人参与权的保 护。  相似文献   
106.
闻一多曾接受过象征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其诗论中有关象征的论述和诗歌创作中的象征笔法,呈示出闻一多诗歌的象征艺术倾向。深入研究这一艺术倾向,对于把握闻一多诗歌艺术的丰富性及其对新诗艺术发展的贡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7.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断章取义"的意义生成机制的合法性予以简要维护。一、依据哲学阐释学理论",前理解"的存在是阐释者不可逃避的宿命所在,因"而此非诗人之情,而引诗者之情也"也即"断章取义"式理解应当是合法的。二、从语义学角度来讲",断章取义""之取"的主要诉求乃为当下的交流效果,只要能够达到此一目的,即"有断章取义而理可通者"那么我们就应当说它是合法的。三、从互文性角度来审视",断之于彼,而无损于此"此一命题已经表明对于《诗》的断章取义其意义生成也应当是合法的。  相似文献   
108.
行政文化是行政管理之魂。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对落后的行政文化进行革除,建立以服务为核心的新的行政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9.
马相武教授的《短信文学的文化意义》夸大了短信文学的社会文化意义,离学理和事实甚远。假如我们看不到文学降低高度所潜藏的弊端,以为“文学能够降低自己的门槛”就任其降低门槛,甚至还鼓吹“文学需要降低自己的门槛”,那就很有可能得不偿失了。一方面,我们必须注意到潜藏于新技术背后的商业力量;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竭力避免走入“技术万能论”的心理误区。倘若把“文学本身”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寄托在“新技术和新载体”上,那么,虽然不能说完全是梦想,但仍不免让人感到有些悲哀。  相似文献   
110.
吕洞宾是传说中的神仙,但其诗歌却含有丰富的世俗意义,既是文人心态的折射,也是大众心理的体现。其诗作中的道德观念,尤其与俗世相通。即使看似超越现实的诗作,也是人们对本体生命关怀的写照。特别是吕洞宾诗中的剑仙形象,乃是人间矛盾冲突的倒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