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02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123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2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658篇
理论方法论   103篇
综合类   1003篇
社会学   112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51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核心价值教育是社会主义大学的重大使命,必须引起大学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和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62.
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有先进的价值体系来引领,以奠立大学精神,营造校园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教育中可以具体化为政治信念、国家意识、人道情怀、社会良知、文化底蕴、科学精神、美好情操、善良意志、人格养成,这些价值观可以成为奠立大学精神的指针.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应该承载并具体体现大学精神,要以明确的指导思想、成系统的建设措施、有成效的制度保障来进行.  相似文献   
63.
中华文明的特点是“三个唯一”:第一代文明中唯一存留下来延续至今的,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唯一没有信仰的,没有信仰的文明中唯一具有世界性的;崛起于周原的周人或周族,是中华文明根基的奠基者;周人提出的天下、中国、天命、革命等一系列概念或观念,为中华文明奠定了以人为本、以德治国、以礼立序、以乐致和的文明范式;中国当前的转型从根本上是文化或文明层面的转型,是建立符合中国国情,既能延续中华传统文化又适合市场经济的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6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认识和评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标准和取向,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随着世界的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的文化交往日益广泛、深入,由此产生的文化的全球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文化全球化在对我国民族文化带来冲击的同时,也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机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置于文化全球化语境中进行解读,既有利于我们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也有利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统领和指导我国的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5.
政治     
《领导文萃》2011,(20):135-136
在短短的微言片语中,传达的是对国计民生的关怀,对人间大义的执着,对社会公理的拷问,对腐败问题的追打,对价值体系的交锋。对真相与事实的求证,对秩序的缓慢形成的共识。  相似文献   
66.
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大学生现实人格与健康人格的标准存在较大反差。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67.
王云 《管理科学文摘》2009,(13):202-203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面临一些挑战。面临这些挑战,在价值观教育中应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  相似文献   
68.
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文化最本质的规定性。一家企业要有战斗力、凝聚力和生命力,必须有强大而牢固的核心价值体系,并使之成为这家企业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相似文献   
6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视角下,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意义重大。准确把握其区域性、时代性及群众主体性特征,正确定位其发展方向、价值归宿、主要任务、战略目标等要素,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成功实践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7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与精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应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与精髓,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