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23篇
  免费   977篇
  国内免费   200篇
管理学   8060篇
劳动科学   1324篇
民族学   576篇
人才学   1247篇
人口学   450篇
丛书文集   11795篇
理论方法论   2772篇
综合类   18258篇
社会学   2399篇
统计学   1719篇
  2024年   124篇
  2023年   492篇
  2022年   384篇
  2021年   725篇
  2020年   696篇
  2019年   621篇
  2018年   284篇
  2017年   534篇
  2016年   721篇
  2015年   1338篇
  2014年   3225篇
  2013年   2597篇
  2012年   2903篇
  2011年   3364篇
  2010年   3169篇
  2009年   3374篇
  2008年   3853篇
  2007年   3043篇
  2006年   2593篇
  2005年   2803篇
  2004年   2950篇
  2003年   2673篇
  2002年   1940篇
  2001年   1570篇
  2000年   1185篇
  1999年   500篇
  1998年   294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166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不完善、不系统,缺乏建立完整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动力.本文在分析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在内部控制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针对构建高等院校内部控制体系,提出了建议,以期合理防范办学风险.  相似文献   
992.
993.
994.
995.
图书馆中的流通部门工作质量直接影响运作效率,优化流通管理方法能够满足读者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推动图书馆的运行发展。本文通过信息技术应用不充分、图书破损率较高两个方面对新时期图书馆流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从提高员工的综合素养、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制定完善的阅览制度三个方面对新时期做好图书馆流通工作的策略进行了讨论,希望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6.
997.
998.
《社科纵横》2019,(10):108-113
自代表人诉讼制度建立以来,各学者对该制度的评价褒贬不一,其中最热烈的争议点莫过于该制度的使用价值是否过于低下,以及是否需要将代表人诉讼制度予以废除而引进美国的集团诉讼。虽然法律文本对代表人诉讼制度的相关规定稍显简略,但从总体而言,该制度是较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处理群体纠纷的方式。本文希望从代表人诉讼制度的性质界定入手,分析其与美国集团诉讼以及日本选定当事人制度之间存在的区别,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该制度存在的缺陷与实践困境,对其作出较为理性的整体分析,并尝试作出合理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999.
2018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把值班律师制度作为基本制度规定下来,这是辩护制度的重大突破和进步,法律上对诉讼权利的保障,是反映一国刑事诉讼法治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值班律师参与刑事诉讼并不当然地具有辩护人的诉讼地位,值班律师的应然定位应当是特殊的法律援助律师。值班律师制度具有推动程序正义实现和促进诉讼效率提升的内在价值,还具有弥补法律援助制度短板、推动审前程序状态合理优化和促进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良好运行的外在价值。但是,值班律师依然存在一些现实困惑,对这些困惑、问题的破解,正是改善值班律师制度的有效进路。  相似文献   
1000.
对工匠精神的社会学考察认为,工匠精神并非适切于所有社会领域,所有领域的工匠精神弘扬与传承都需要自我约束和自我批评。工匠精神在其形态、观念与目标上呈现出较强的社会性实践指向,它与经济学意义上的优才制度之间存在着无可争辩的价值悖论。优才制度的土壤与气候不利于发挥普通民众的工匠精神,它极容易迫使一般民众隐身于精英群体聚光灯下的暗影之中,特别是在急功近利的柔性组织内是无法容纳工匠精神的。化解工匠精神与优才制度的悖论,现代职业教育或为此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实践模式。从优才制度视角阐释工匠精神的存在逻辑及其悖论有益于当代社会弘扬工匠精神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