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6篇
人才学   8篇
丛书文集   28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09篇
社会学   1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全球播报     
一哲 《东西南北》2008,(4):21-21
美国新房建筑许可证发放量下降3%根据美国商务部目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反映未来新房建筑走势的新房建筑许可证发放量下降3%,是自1991年11月以来的最低点。曾连续数年高度繁荣的美国住房市场自2006年开始严重降温,成为导致整体经济增长速度显著放慢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2.
伊朗北邻苏联 ,南扼波斯湾之咽喉 ,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二战初期 ,它奉行中立政策 ,周旋于英苏和德国之间 ,力图使自己置身于战争之外。但终因在德驻伊人员问题上 ,与同盟国发生龃龉 ,导致盟国出兵伊朗 ,迫使其放弃中立。伊朗最终以特殊的形式 ,参与了这场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苏联藉战争之需 ,在伊朗北部构筑势力范围 ,使苏伊关系日趋紧张。战后初期从伊朗撤军问题导致了美苏关系的恶化 ,成为冷战爆发的一个重要导火线  相似文献   
53.
在复杂的政治、宗教、文化和安全利益背景下,伊朗与阿富汗塔利班关系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全面对立时期(1996~2001年),伊朗出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考量,拒绝承认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为其对手“北方联盟”提供军事支持,并在2001年美国推翻塔利班政权的行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第二阶段是从“秘密接触”到“有节制的支持”时期(2002~2020年),为应对美国及其盟友在阿富汗地区的军事存在并遏制其影响力,伊朗为阿富汗塔利班提供了有限的支持,并与后者开展了高层接触和政治磋商;第三阶段是务实合作时期(2021年阿富汗塔利班新政权建立至今),伊朗虽未正式承认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但双方在多领域展开务实合作,双边关系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然而,由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分歧的存在,伊朗与阿富汗塔利班的关系具有多重不确定性,未来发展将面临一系列挑战。  相似文献   
54.
作为当今伊斯兰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宗教领袖和政治人物之一,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对现行国际体系有着一整套独特而深刻的认知.从认知基础来看,伊朗近代史的创伤记忆形成其受害者的心理认识基础;琐罗亚斯德教和伊斯兰哲学形成其二元论的哲学基础;伊斯兰革命的胜利形成了其变革现状的经验基础.从认知内容来看,反体系思想、对伊斯兰世界体系的理解、第三世界的理论构成了哈梅内伊对现行国际体系认知的主要内容.哈梅内伊的认知不仅体现了深厚的伊朗与伊斯兰传统历史文化的背景,而且对于非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使得伊朗对现行的国际体系兼具抵抗与融入两种特征.  相似文献   
55.
伊朗核问题的由来及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一段时间以来,伊朗核问题成为世界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对此,本文将分析伊朗核问题的由来,以及透视美国对伊朗频频发难背后的真正动机,并对伊朗核问题的走势作出预测,即美国在近期内不会对伊朗采取军事手段.  相似文献   
56.
伊朗波斯湾战略是伊朗国家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伊朗的外交、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伊朗的波斯湾战略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国际处境的变迁和国力的强弱变化而不尽相同,但具有顺势而为、因时而变的特点。两伊战争之后,伊朗开始基于以国家利益作为战略决策判断的首要依据。其波斯湾战略与时俱进的转变,促进了伊朗与波斯湾邻国关系的缓和与发展,也与域外国家在地缘政治博弈与妥协中实现共存。伊朗的波斯湾战略既具有历史延续性,也具有阶段创新性;既有实现的可行性,也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57.
在深邃广袤的世界电影之林中,亚洲电影无疑是一块异彩纷呈的美丽花园。这里不仅有中国、日本、印度等传统意义上的电影强国,诞生过黑泽明、雷伊等世人景仰的光影大师,更有韩国、泰国等新兴电影势力异军突起,培育出了奉俊昊、彭力·云坦拿域安等新生代的影像天才。而伊朗电影,无疑则是这花团锦簇中,最为别样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58.
近年来,沙特与伊朗在中东地区经常利用代理人战略开展竞争和博弈,具体表现为支持内战国家的代理人来改变战争进程与结果、扶植代理人进行权力竞争、利用代理人进行外交角力等。沙伊之间运用代理人进行博弈,既是两国的地缘政治对抗、教派纷争等结构性矛盾使然,也是由于代理方本身需借助外部力量实现政治与宗教目的。不过,受直接冲突与战争高成本及外部环境的约束,两国之间的博弈不会走向正面军事冲突。截至目前,沙伊的代理人战略加剧了中东政治生态的恶化,加快了地区阵营化、冷战化格局的演进,加深了中东国家政治的对抗性烈度。可以预见,施动方、代理方以及域内外大国关系的演绎将会对沙伊的代理人战略走向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9.
国家寻求核技术主要出于核武器和核民用两个目的,具有政治、安全和经济三重动因,核选择必须满足动因的需要才能够促进国家利益最大化.中东国家核选择动因不仅受到国内政治、经济、社会形势的影响,而且受地区和国际形势的影响.美国对中东国家核选择执行多重标准,中东国家采取了模糊、强硬与温和的核政策.伊朗核问题的曲折变化集中反映了伊朗核计划与其动机存在非契合性,当前正处于微妙的阶段.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