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91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106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210篇
社会学   32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61.
新产品开发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新产品开发模式(内包式、外包式、众包式)进行理论回顾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新产品开发呈现出的螺旋式发展态势,研究了不同情境下新产品开发方式的特性.以宝洁公司为例,提出了内包、外包和众包式进行组合的方式,并将专有网络和开放网络有机结合,提升新产品的开发速度和市场接受度.  相似文献   
62.
随着互联网民用化和商业化的完成,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人们进入到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新媒体逐渐开始挑战传统媒体在社会信息系统中的主流地位。新时期,随着手机、可视电话等新兴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媒介在内容、渠道、功能等层面不断融合,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并不断影响着受众的阅读习惯和消费习惯。文摘类杂志作为报刊大军中的后起之秀,如何迎接新媒体视域下的生存压力,而又伏枥前行,是笔者探讨的重点所在。  相似文献   
63.
使用数字媒体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是近年来的趋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包括"传承"和"推广"两个方面。就"推广"方面而言,传统文化的传播应注意充分挖掘数字媒体虚拟空间体验性的特征。就"传承"方面而言,传统文化的传播应注意充分挖掘数字媒体是一种分众媒体的特征。数字技术的核心必须以内容为主,过度娱乐化会消解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64.
曾国藩家教是中国德教传统中的重要遗产。其主要内容是 :勉子立志清远 ,励子自立自强 ,教子爱众亲仁 ,诫子习劳守朴。强调知与行、慈与严、普遍要求与个别指导的统一 ,是曾国藩家庭德教的基本原则。曾国藩的家庭德教理念及实践对当今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某种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5.
为促使高校办学模式的创新性发展,将众筹理念引入传统学术讲座,以期通过众筹来推动解决高校办学面临的资金、师资、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不足。高校众筹学术讲座主要包含资金众筹、师资众筹、互联网+的运用等三个维度,合理引入众筹模式有利于提升当前高校办学资金、人才培养、教学环境等各方面的条件,同时有效提高当代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对推动高校的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6.
六众比丘是早期僧团中比较重要的人物,他们的事迹与早期佛教戒律的制定有很大关系。通过梳理六人身份与事迹,分析汉译佛教广律中所载六人的鲜明个性及与之相关的制戒因缘,同时考察六人作为释族比丘的重要成员与提婆达多破僧这一重大事件的关系,有助于了解早期佛教史尤其是佛教戒律起源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67.
股权众筹特指通过互联网形式进行公开小额股权融资的活动,具有“公开、小额、大众”特征。“股权众筹”名义下的非法股权众筹,本质上是非法集资,刑法适用时需要区别真假股权众筹对待:真实股权众筹中的非法股权众筹可以“擅自发行股票”定性,虚假股权众筹中的非法股权众筹可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集资诈骗”定性。“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名义下的非法股权众筹与“股权众筹”名义下的非法股权众筹相比,只是名义变化,实质内容一致,因此对其的性质认定与对股权众筹名义下的非法股权众筹的处理思路相同。在现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持实业的背景下,非法股权众筹刑法应对的基本策略应当是切实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区别情形对待。  相似文献   
68.
69.
70.
郭嵩焘有两次新化之行:道光二十五年(1845)十二月初一日至次年三月之季,郭嵩焘就馆新化,计时近4个月,是为郭氏第一次新化之行。又咸丰四年(1854)七月下旬,一直到十二月下旬,几乎整个下半年,郭嵩焘有一次完整的宝庆筹饷之行,宝庆府属邵阳、新化、武冈、城步、新宁等五州县均都走遍,其中第二站就是新化,是为郭氏第二次新化之行,计时约2个月有余。郭嵩焘两次新化之行有其原委,考察其行程可发掘个中缘由。在此基础上,又对其沿途吟咏之诗作一考证、分析、介绍,间或亦评之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