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71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98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316篇
社会学   51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性别间因话语差异导致的误会屡屡发生,人们已经司空见惯,就是当事人也把因话语误会造成的心理的伤害当作瞬时的话不投机或性格不和而不以为意.笔者试图借用社会语言学和跨文化研究的成果,分析性别话语背后的性别心理、特定的价值观、社会性别角色、社会化适应、家庭性别话语的再次定型或改变等对性别话语的影响,希望能在减少跨性别交际中的误会方面作些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32.
怀疑主义难题是怀疑主义最基本的论证形式,知识论语境主义是当代西方知识论中占支配地位的反怀疑主义理论。知识的归因具有语境敏感性,受归因对象和归因主体的影响。进行知识归因必须遵循语境补全原则和最佳知识论语境原则,运用知识论语境主义可以对怀疑主义难题作出新的解答。  相似文献   
33.
心理学认为,积极的归因与正向的情感体验、较高的期望、行为的加强相联系,相反消极的归因让人们情绪低落、期望值降低和行为减弱。由于归因积极或消极倾向的不同,可导致积极或消极的不同行为结果。积极的归因具有引起正向的情绪、增强人们的自我效能感和行为的功效。它包括真归因法、误归因法两种训练的模式;强化矫正法、替代强化法两种积极归因训练的方式。  相似文献   
34.
社会转型和高教改革诱发了大学生群体一定的内心挫折。为了缓和、消除挫折感,大学生一般会对自己的行为及其结果进行原因推断,即归因。但是,由于不良的自我评价倾向性,或者由于认知信息不足、归因能力有限,大学生的自我归因往往存在偏差。为此,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自我定位,以及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归因训练,是高校所有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35.
当代归因训练三种模式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因训练在近年来一直是西方心理学界十分重视的研究课题。指导归因训练的理论观点有三种,即习得性无助模式、自我效能模式、成就归因模式。这三种理论为人类行为的控制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并广泛地应用到心理现象研究的各个领域。归因训练的实施,能提高人类行为的动机,增加未来成功的期望,增强行为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初步修订职业归因风格问卷(OaSQ)。方法:对330名大学生进行职业归因风格问卷(0AsQ)的测定。结果:①修订的职业归因风格问卷总体信度达到0.93,各因子的信度在0.47—0.89之间。②正性事件分量表四因素总的解释率为35.57%,负性事件分量表五因素总的解释率为41.39%,表明问卷结构效度良好。结论:初步修订的职业归因风格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指标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作为大学生的职业归因风格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37.
应用归因论分析外语学习的失败与成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是学好外语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研究学生的内部因素,关注情感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帮助学生正确地对自己的学习成果做出归因,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归因倾向,并通过归因训练学生的积极归因,从而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产生积极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38.
归因和自我效能感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416名高中生为被试,用归因问卷、自我效能感问卷和自我调节学习问卷为工具,对归因和自我效能感在自我调节学习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归因和自我效能感直接对自我调节学习策略产生影响;(2)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存在性别差异;(3)归因方式存在年级差异;(4)动机成分中的自我效能感和归因是作为调节机制而存在的,影响到个体对认知和元认知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39.
国家责任是国家因其行为违背国际法义务或造成跨界损害后果而承担的国际责任。随着国际社会的发展,国家责任制度也在不断演化。一直以来,虽有过错责任或严格责任学说之争论,亦有行为违法或损害后果要件之区分,但国家为且仅为归因于该国的国家行为承担国家责任,即行为可归因性是一国是否承担国家责任的核心问题。而行为是否可归因于国家,其关键就在于行为本身是否含有国家的意志因素。不论是以行为违法性为要件的传统国家责任,还是以损害后果严重性为要件的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产生的新型国家责任,只要行为含有国家意志,履行国家职能,国家责任即成立,反之则不应成立。对于工业事故这种意外事件,不存在国家意志,国家责任不成立,但国家可基于道义承担适当补偿责任。  相似文献   
40.
品牌归因与传播者归因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不同的影响.网络购物过程中高质量的负面消费者评论能够使潜在消费者产生较高水平的品牌归因,从而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而商家针对高质量负面网络消费者评论的有效回复,可以取代负面评论而成为主导信息,降低消费者的品牌归因水平,进而提升购买意愿.网络消费者差评和商家回复同时存在时,针对一致性维度和区别性维度都可以使回复信息更加受到消费者的重视,从而作为潜在消费者信息处理过程的主导信息.同时,消费者的品牌归因水平还受到个人涉入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