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23篇
  免费   510篇
  国内免费   152篇
管理学   2113篇
劳动科学   77篇
民族学   1357篇
人才学   776篇
人口学   47篇
丛书文集   5876篇
理论方法论   1233篇
综合类   12884篇
社会学   3162篇
统计学   260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513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489篇
  2020年   567篇
  2019年   520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544篇
  2016年   702篇
  2015年   1022篇
  2014年   1940篇
  2013年   1647篇
  2012年   1865篇
  2011年   2134篇
  2010年   1830篇
  2009年   1878篇
  2008年   2305篇
  2007年   1592篇
  2006年   1339篇
  2005年   1279篇
  2004年   1025篇
  2003年   929篇
  2002年   804篇
  2001年   738篇
  2000年   597篇
  1999年   287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大多数独立院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读写课程作为英语基础课程,课堂知识量大,组织形式比较单一,如何能使读写课程丰富多彩,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对知识的吸收程度是非常值得探究的。情景教学法自传入中国后,已经被普遍地应用于英语课堂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英语口语、听力课堂上。它能使学生身临其境,这样不仅有利于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更重要的是,情景教学法可以使学生在虚拟的情境中加深对输入语言的理解。本文主要是对情景教学法在独立院校英语读写课堂中的应用进行初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2.
我国拥有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了我国特色的中华文化。在美术设计中,传统文化是美术设计创造的源泉,同时,将传统文化通过美术设计展现出来,是美术设计的创新表现。因此,美术设计要立足于我国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本文以我国传统文化对美术设计创新的借鉴为论述核心,分析了我国传统文化对美术设计创新的意义,着重阐述了美术设计如何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3.
研究"小农"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当代农民的行为,在中国传统农村的小农经济正处于新农业的发展趋势之下,笔者希望在这一背景下重释中国的"小农"传统,以供与学界共同交流。笔者通过对广西甘甲村的实地调查,结合个案访谈所得资料作为支撑,试图重新解读当代的"小农"。社会发展至今,中国的"小农"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结合笔者长期对农村实际的了解,以及对广西甘甲村的实地调查。笔者试图将当代"小农"归纳为:一、自给自足且相对保守的小农传统;二、趋利避害且具有创新能力的时代精神;三、相对独立且具有合作意识的"小农"群体。  相似文献   
14.
谢建明 《生存》2020,(4):0111-0111
我校七步教学法,即导学、自学、讨论、点拨、训练、梳理、拓展的教学模式,构建了有景润特质的“润泽三互”课堂。其特点是从“知识传授”走向“人的生命发展”。教师上“滋养学生生命”的课,改变常规的课堂教学中老师一个人“施力”,学生被动学习模式。“润泽三互”课堂,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促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文本内容)互动,让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  相似文献   
15.
韦汉宽 《生存》2020,(11):0178-0178
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加重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教师为了更好的掌握课程进度以及提高课堂有效性,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简单掌握情况,在教学中引入课堂提问教学法,通过提问,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更好的使用提问教学法,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提高教学有效性呢?文本将对此展开论述,并提出行之有效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重建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社会各种文化对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冲击和破坏是当前传统手工艺传承和保护困难的原因之一。适应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重建传统手工艺文化是促进当前手工业发展的必要工作之一。要明确我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的突出特征以及文化重建的内涵。应结合现代工业文化的影响,对传统手工艺文化进行有重点的重建。重建的关键路径是,适应现代企业经营理念,重建传统手工业企业的经营文化和技艺传承文化,同时激发社会对传统手工艺文化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这句名言在学术界颇有争议,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个科学的论断,也有的认为这是对道教的否定。文章认为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的影响力是广泛和深远的,"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这个判断是有事实依据的。从鲁迅的文章和言论中,随处可以看到道家思想的痕迹,所以鲁迅与道家思想是有着不解之缘的。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不论是中国文化还是外国文化,不论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有其共性,又都各有其个性。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与冲突是我们所关注的,本文将对此做以探索。  相似文献   
19.
20.
“内圣外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典型特征之一,有其历史的传承性.因此,在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语境下,从“内圣外王”理想人格中挖掘出现时代所需要的“创造”潜质,也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与逻辑的体现.创造诠释说与创造教育说为其转化出“创造”性人格,提供了理论依据.由“德”化“新”立“创”,善养创造思维多元要素,化育人生最高义,揭示出“内圣外王”理想人格化为现实“创造”人格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