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08篇
  免费   483篇
  国内免费   126篇
管理学   1732篇
劳动科学   57篇
民族学   1316篇
人才学   446篇
人口学   49篇
丛书文集   5577篇
理论方法论   1058篇
综合类   11223篇
社会学   1922篇
统计学   237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449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389篇
  2020年   482篇
  2019年   422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443篇
  2016年   549篇
  2015年   839篇
  2014年   1612篇
  2013年   1296篇
  2012年   1541篇
  2011年   1723篇
  2010年   1528篇
  2009年   1585篇
  2008年   2033篇
  2007年   1446篇
  2006年   1202篇
  2005年   1147篇
  2004年   934篇
  2003年   821篇
  2002年   717篇
  2001年   647篇
  2000年   515篇
  1999年   245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蒙古族服饰作为蒙古族文化的其中一种载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传承与发展以蒙古族服饰为代表的特色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应当积极主动地拥抱当代文化、贴近当代的主流审美,以焕发出更鲜活的气息。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将蒙古族服饰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领域中来的观点,先后从应用思路与应用策略来阐述这一主题,以期可以给蒙古族服饰的现代化发展带来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12.
何慧 《江西社会科学》2020,40(1):246-253
我国现行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国家治理模式是结合中国国情所做的历史必然选择。国家的治理方略既要顺应当下的社会背景和生态文明,还须汲取德治文化传统中的宝贵经验和人文精华。如何继承我国古代优良德治文化传统,需要在认知上廓清传统德治与现代德法共治的内在关系,形成面向历史的基本态度和原则,将优良德治传统融入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政实践,为现代德治和法治的展开提供理论基础和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3.
我国拥有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形成了我国特色的中华文化。在美术设计中,传统文化是美术设计创造的源泉,同时,将传统文化通过美术设计展现出来,是美术设计的创新表现。因此,美术设计要立足于我国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本文以我国传统文化对美术设计创新的借鉴为论述核心,分析了我国传统文化对美术设计创新的意义,着重阐述了美术设计如何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4.
研究"小农"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当代农民的行为,在中国传统农村的小农经济正处于新农业的发展趋势之下,笔者希望在这一背景下重释中国的"小农"传统,以供与学界共同交流。笔者通过对广西甘甲村的实地调查,结合个案访谈所得资料作为支撑,试图重新解读当代的"小农"。社会发展至今,中国的"小农"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结合笔者长期对农村实际的了解,以及对广西甘甲村的实地调查。笔者试图将当代"小农"归纳为:一、自给自足且相对保守的小农传统;二、趋利避害且具有创新能力的时代精神;三、相对独立且具有合作意识的"小农"群体。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手工艺文化重建的路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社会各种文化对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冲击和破坏是当前传统手工艺传承和保护困难的原因之一。适应当代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重建传统手工艺文化是促进当前手工业发展的必要工作之一。要明确我国传统手工艺文化的突出特征以及文化重建的内涵。应结合现代工业文化的影响,对传统手工艺文化进行有重点的重建。重建的关键路径是,适应现代企业经营理念,重建传统手工业企业的经营文化和技艺传承文化,同时激发社会对传统手工艺文化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这句名言在学术界颇有争议,有学者认为这是一个科学的论断,也有的认为这是对道教的否定。文章认为道教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的影响力是广泛和深远的,"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这个判断是有事实依据的。从鲁迅的文章和言论中,随处可以看到道家思想的痕迹,所以鲁迅与道家思想是有着不解之缘的。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不论是中国文化还是外国文化,不论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有其共性,又都各有其个性。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与冲突是我们所关注的,本文将对此做以探索。  相似文献   
18.
19.
“内圣外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典型特征之一,有其历史的传承性.因此,在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语境下,从“内圣外王”理想人格中挖掘出现时代所需要的“创造”潜质,也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与逻辑的体现.创造诠释说与创造教育说为其转化出“创造”性人格,提供了理论依据.由“德”化“新”立“创”,善养创造思维多元要素,化育人生最高义,揭示出“内圣外王”理想人格化为现实“创造”人格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代歌谣中,谶语歌谣因其与历史、信仰的复杂互动构成一种耐人寻味的文化现象.既有研究或是站在史学立场上视其为政治史的佐证,或是从文学视角分析其对叙事文学的影响及其文化意味.若从民间文学的角度,将谶语歌谣还原为一种民间口头讲述,在历史脉络下爬梳其文本形态的层累,则可钩沉其谶示意义权威性、合法性的建立过程,并分析在这种观念信仰之上,人们试图借此理解、阐释甚至建构历史的丰富话语形态.基于口头文化传统的"资源库",谶语歌谣构成古人认知历史的观念框架与交流工具,并由此作为古代歌谣的特殊类型,为当下讨论口传文学与传统知识、信仰与历史的关联提供新的案例与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