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36篇
  免费   488篇
  国内免费   126篇
管理学   1673篇
劳动科学   55篇
民族学   1320篇
人才学   451篇
人口学   47篇
丛书文集   5568篇
理论方法论   1065篇
综合类   11133篇
社会学   1908篇
统计学   230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468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407篇
  2020年   482篇
  2019年   433篇
  2018年   209篇
  2017年   446篇
  2016年   540篇
  2015年   825篇
  2014年   1587篇
  2013年   1269篇
  2012年   1517篇
  2011年   1697篇
  2010年   1497篇
  2009年   1551篇
  2008年   2015篇
  2007年   1435篇
  2006年   1197篇
  2005年   1146篇
  2004年   933篇
  2003年   818篇
  2002年   716篇
  2001年   643篇
  2000年   510篇
  1999年   241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以及创造性转化是新时代的伟大构想与重要任务,这同样也是全党的共识,成为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依据。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是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是实现自身优化的要求,同时也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根本需要,为了充分实现中国传统文化与异质文化的交融,解决传统文化所存在的文化自卑、文化自负以及文化焦虑的实际问题,实现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目标,需要将正确的方法论作为指导,将合理化的路径作为载体,将超越创新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以此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以及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32.
传统文化饱含历史的气韵和民族的记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高中政治课堂肩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基于传统文化的视域挖掘现代社会热点话题,融入到课程教学中,符合高中学生对时代信息的敏感和关注。本文分析传统文化视域下高中政治教学的必要性和热点教学的重要意义,并提出高中政治基于传统文化视域下的热点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3.
34.
本文认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审美精神是天人合一,而天人合一审美精神也正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发展过程中,天人合一原初意识、儒、道、释及堪舆的天人合一思想对其施加了巨大的理性统摄作用。  相似文献   
35.
该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现代文化的形成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作者认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精神上的反映,包括意识形态和其他一切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对经济、政治又具有强大的反作用.中国现代社会主义文化是由农业封建主义文化在近百年的经济、政治发展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成的,它的前进方向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相似文献   
36.
燕文化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燕文化历史悠久,丰厚博深,以其慷慨悲歌、正道直行等著称于世,特别是慷慨悲歌,几千年来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生活方式。燕文化的许多方面成为熔铸中华民族灵魂的重要因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7.
本文论述了传统政治制度的变迁过程以及它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文章认为 ,传统政治制度主要指以专制制度为核心的封建国家的政治制度。它经历了由秦汉创立、隋唐宋完善到明清高度成熟化这样一个过程。它带给我们的启示可以从历史的反思、传统与变革、权力运行、监督制约几方面去思考  相似文献   
38.
普通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民族传统体育在普通高校开展的历史与现状、我国高校的分布和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条件、途径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在普通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9.
对不同价值领域间关系的定位与评判是反映人们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维度。中国传统价值观在道德价值与非道德价值领域、家庭生活与政治生活领域、道德价值与超道德的神圣价值领域、不同文化领域之间的关系上都表现出一元论的倾向。我们应立足于领域分离、价值多元的现代背景对其进行反思 ,以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念体系  相似文献   
40.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有一句话被叹息了几千年,只见锦上添花,不见雪中送炭;由此见到了人心的不古,世态的炎凉。更有甚者,取之不足,补之有余。以这话来概括当今中国的教育资源分布和分配中的某些现象,还是有八成的道理。邓小平先生在二十世纪末提出了著名的“三个面向”,在这之前党的教育方针就明确提出教育要面对全体国民。近年来,“国民教育”一词频频出现,甚至有教育专家提出,应在国民教育中引入高等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