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47篇
  免费   433篇
  国内免费   107篇
管理学   502篇
劳动科学   15篇
民族学   124篇
人才学   68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3993篇
理论方法论   743篇
综合类   6489篇
社会学   422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143篇
  2021年   283篇
  2020年   265篇
  2019年   275篇
  2018年   124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250篇
  2015年   455篇
  2014年   712篇
  2013年   616篇
  2012年   807篇
  2011年   848篇
  2010年   818篇
  2009年   839篇
  2008年   949篇
  2007年   826篇
  2006年   755篇
  2005年   644篇
  2004年   523篇
  2003年   487篇
  2002年   386篇
  2001年   339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112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1.
当今,我国的环境问题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社会转型时期党和国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目标,而现行的环境法律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的不适性更加急迫地要求我国环境价值理念的升华.  相似文献   
112.
伦理是科技实践的一个内在维度,鉴于科技的迅猛发展使传统静态伦理体系的弊端日益凸现,因此,应建构一种开放性的伦理体系,以应对科技实践中出现的伦理问题;应从现实性、前瞻性、反思性和可行性四个方面来考量科技伦理精神的创新;并站在人类伦理实践发展史的角度,指出现代科技活动所引发和遭遇的诸多伦理问题都是人类伦理实践的必然延伸,并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已有伦理向度在科技时代的延伸.最后指出,科技伦理所涉及的问题在四个层面的不断拓展,展现了科技伦理的新向度.  相似文献   
113.
民法的本位是以私主体权利为本位,民法的贯彻以对个人的尊重为本根.所有权为完全的物权和排除他人干涉的不可侵犯性仍是物权法所应坚持的基本观念.私法上的意思自治原则,多体现在债法之中.合同法的基本原则既是适用于整个合同法的规范,又能体现出合同法的本位和价值取向.现代国家干预经济的加强及对消费者保护的强化,合同自由原则已受到了很多限制,但这一原则仍然是合同法中的一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4.
结合器官移植的发展历史,从对技术的社会价值评价的分析角度出发,对器官移植技术给社会带来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使人们能更全面、更理性地看待器官移植技术.  相似文献   
115.
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应该采用地缘战略和全球伦理的圆桌模式。通过这二者的结合,既可以避免纯粹注重道德而导致的空谈,叉可避免因纯粹注重权力争夺而陷入霸权之争,从而可以实现一种超越霸权的崛起,建立全球性的和谐社会。并且具体说明了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几种地缘战略的版本和中国应该采用的地缘战略版本及与之配套的全球伦理的圆桌模式构想。  相似文献   
116.
论师德建设     
师德的重要性是由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的。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的同时,还担负着“以德化民”的责任。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必须强化道德教化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必须强化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117.
目前,中国生命伦理学对东西方道德文化传统资源存在着双重的误读,在引进和应用西方理论资源时,没有注意到它们与西方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背景的复杂关系,轻率地建构评价和指导体系并以此来影响政策制定和科学实践;而中国传统伦理观念已经变成了箴言式的、支离破碎的道德训条,被随意整合进当代生命伦理学规范体系之中,没有机会与外来的生命伦理信条进行真正的对话和交流.这种隔阂的状态必然导致伦理认知和道德实践两个方面的错乱状态.  相似文献   
118.
主体性构成了伦理与价值共同的本体论基础,伦理价值的实现从根本上说不是单纯的客体问题。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本质特征在于它体现或表现为一种“差序格局”,由此决定了中国传统伦理特定的道德化价值实现和制度化价值实现的路径抉择:中国传统伦理的现代化转型就是一个中国传统伦理的“价值实现”过程,而不是一个割断传统的过程。这个过程实质是主体对象化范围不断实现由国内向国际过渡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9.
阳勇 《船山学刊》2006,(1):185-187
马克斯·韦伯认为宗教改革后,在人们追求同一价值伦理的生活伦理中,社会生活呈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在服从上帝的这个统一的固定模式之下,达到一种社会的和谐。我们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从中得到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0.
邓晓芒 《学术界》2008,1(3):106-117
2007年,江苏的<学海>杂志第1期发表笔者长文<再议"亲亲相隐"的腐败倾向>,批评郭齐勇教授主编的<儒家伦理争鸣集--以"亲亲互隐"为中心>,引来陈乔见、丁为祥、龚建平和胡治洪四位先生的反驳,四篇反驳文章栽于<学海>杂志当年第2期;笔者于该杂志当年第4期又发表回应文章<就"亲亲互隐"问题答四儒生>,对四篇文章逐一作答;该杂志于当年第6期又发表四位先生的再反驳.现在这篇文章是对去年<学海>第6期所裁四篇针对我的文章的再回应,其中有关儒家"亲亲互隐"问题的争论仍是核心,但扩展到如何解读中西经典、如何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如何理解道德和法律、理性和仁德的关系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