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93篇
  免费   449篇
  国内免费   115篇
管理学   501篇
劳动科学   22篇
民族学   128篇
人才学   78篇
人口学   19篇
丛书文集   3837篇
理论方法论   739篇
综合类   6697篇
社会学   512篇
统计学   24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59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297篇
  2020年   269篇
  2019年   273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268篇
  2015年   470篇
  2014年   763篇
  2013年   653篇
  2012年   843篇
  2011年   886篇
  2010年   865篇
  2009年   858篇
  2008年   934篇
  2007年   830篇
  2006年   727篇
  2005年   649篇
  2004年   506篇
  2003年   459篇
  2002年   370篇
  2001年   304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101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41.
论杜威“民主共同体”思想的价值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威以道德伦理价值为取向,提出了以“民主共同体”为理想的政治哲学思想。“民主共同体”体现了人的价值和尊严,符合人的本性。它是一种“实现每一个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社会理想状态。这是我们理解杜威“民主共同体”思想的逻辑前提。  相似文献   
42.
屈原的祭事诗《九歌》具有深婉的人情美 ,其中的人与物、环境与神灵的关系和谐统一 ,展示了别具一格的自然美与瑰奇温情的神灵世界。而这种人情美的构筑 ,与春秋战国时代“以善为美”的道德伦理哲学及屈原“美政”的社会政治理想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 ,《九歌》的永久魅力不仅在于外在的形美、境美、事美 ,更在于其深层的“善美”。  相似文献   
43.
工程是人们利用现有的生产要素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和成果的总称,是人类某种需求的物化。我国工程建设需要树立新理念,特别应当克服重技术因素、经济因素和重短期利益而轻视和忽视综合效益、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的问题。工程领导者和工程技术人员都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哲学思维水平,运用哲学思维指导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44.
大量语言学研究表明外语学习过程中,语言的文化内涵会给外语学习者造成一定的学习障碍。但语言文化差异对学习者心理、情感的影响有多大,以何种方式存在,受哪些因素干扰等并无定论。本文为研究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与第二语言学习者心理及情感因素的相关性提出了理论基础,并对该研究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45.
随着网上越境数据流的增加 ,异域文化冲击越来越明显 ,伦理认知冲突在所难免。本文通过对网络伦理中两个最具影响力的黑客伦理和虚拟伦理的论述 ,说明网络伦理以其独特的形式发挥着作用 ,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 ,使长期上网的人们很难把握住自己在物理空间的社会道德。所以 ,须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6.
张大为 《南都学坛》2007,27(1):63-64
随着世纪之初,中国诗坛理论研讨和创作新质的出现,“诗歌与道德伦理”这一古老的话题,已逐渐成为一个热点。然而,值得指出的是,“诗歌道德伦理”以及与其密切相关的话题为何要在这一时期出现?它是如何接续以往的诗歌历史并浮出历史的地表?为了能够将这一现象进行更为清晰的分析,并做出相应的价值判断,我们相继邀请了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任教的老师,以及曾在中心就读的博士,开展了一次关于“诗歌道德伦理”话题的研讨。其间的文章,除了以直接切中论题本身的方式展开论述外,还包括诸如诗歌道德的承担及其层次内涵,以及在回顾新诗历史发展的基础上,“诗歌与道德”的现实意义,等等。我们期待这些文章在较为全面地把握历史与现实的前提下,将此问题的研讨导向一个更为广阔、深入的理论空间。  相似文献   
47.
在价值诉求多元化的今天,哲学是否还能应对"什么是正确的生活"这一基本伦理问题呢?根据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伦理观之见,"差异性"或"多元化"内在地是现代性的一种特征.与此相应,"什么是正确的生活"已变成了一个开放的问题.任何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出判断的道德原则都应当包含合目的的、善的以及公正的三重意义.  相似文献   
48.
由于受高校道德调控体系不健全、教师自我道德修养的不足以及市场体制不成熟 ,缺乏公正机制等因素的影响 ,致使高校师德建设往往停留在口号或决定上 ,而缺乏实际措施 ,造成高校师德建设缺失。为此 ,必须培育高校教师的教育伦理精神 ,加强高校教师的道德养成教育 ,培育高校教师的文化人格 ,并建立高校建设的制度保障体系 ,以确保高校师德建设的实施  相似文献   
49.
和谐社会视域中效率与公平的制度伦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伦理,简单讲就是指制度的合理性,即对制度的正当、合理与否的认识与评判.从制度伦理的维度分析,效率是和谐社会充满活力的制度安排所必需的合道德性要求,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制度伦理建设的核心价值取向,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制度伦理建设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50.
当今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显性化、全球化,已极大地打乱了人与自然的均衡。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儒家看到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自然界的种种生物之间是一种和谐共生的关系,因而主张尊重自然规律",仁"不仅是爱人,而且还要爱物。处于危机之中的人类可以从古老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必要的生态智慧思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延续寻找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