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58篇
  免费   424篇
  国内免费   115篇
管理学   506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128篇
人才学   63篇
人口学   19篇
丛书文集   3878篇
理论方法论   740篇
综合类   6332篇
社会学   386篇
统计学   28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48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288篇
  2020年   255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224篇
  2016年   262篇
  2015年   469篇
  2014年   750篇
  2013年   645篇
  2012年   817篇
  2011年   859篇
  2010年   825篇
  2009年   822篇
  2008年   891篇
  2007年   810篇
  2006年   714篇
  2005年   611篇
  2004年   470篇
  2003年   431篇
  2002年   351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中国古代刑事法律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在立法、司法、执法法律意识等方面均严重依赖道德,形成了中华法系独具特色的"伦理刑法".而从中国古代刑事立法、司法、执法以及"无讼"的刑法价值追求角度,都体现出儒家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52.
吕晶 《理论界》2008,(9):103-104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研究和弘扬孝道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孝”的起源、内涵等方面对孝道文化做了总体的阐述,并就孝道与家庭和谐、家庭教育及社会和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体现了孝道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借鉴意义和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53.
赫丽萍 《理论界》2004,(1):68-69
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十分严重,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们缺乏环境伦理道德观念而造成的人为破坏。文章阐述了环境道德的由来,并对当前我国存在的种种环境道德失范现象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加强环境道德建设的对策构想。  相似文献   
5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伦理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伦理及其规范对社会政治关系及其派生关系中"善"与"恶"的认知、建立,政治伦理及其规范内含的制度伦理意义、"实践精神",以及我们党加强政治伦理建设的自觉意识和对政治主体、政治行为者的引导、内化和约束作用,对于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5.
上海南京路商界联合会简论(1919-194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生 《社会科学》2008,(2):163-167
上海南京路商界联合会的工作主要是围绕本街区的商业安全、促进会员商铺交流等内容展开的,切实的政治诉求相对较少.将各马路的商联会理解为与上海商总联会相类的中小资产阶级商会组织,部分夸大了其政治意义,而忽略了其作为社区、邻里组织的性质.  相似文献   
56.
面对新闻界近几年出现的种种道德失范现象,人们在忧虑、困惑的同时,大多从新闻道德规范化、制度化方面提出了种种方案和对策.其实,媒介道德建设只靠道德规范的完善与落实是不够的,还要靠记者个体德性的养成及在道德实践中的自觉,只有逐步实现规范和德性的双重到位,才能摆脱媒介伦理的困境.而中国传统的记者德性伦理所提倡的公平正直、责任意识、维护真实刚毅不屈、坚持真理始终不渝、独立不倚、诚实、勤勉、廉洁、纯洁等种种品德,有助于我们认识记者的德性培养在新闻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既可以促进当今新闻道德规范的充实与改进,还可以为当代记者的德性修养提供一定的参照.  相似文献   
57.
经济增长极限的仍然存在,说明任何一具体的经济增长率都是通向极限的阶梯。代际关系上的经济增长率的合理性过份依赖于技术乐观主义,人与自然关系中的经济增长率的合理性只是形而上的玄想,代内关系的经济增长率的合理性只能衍生于单一的效率价值取向。这说明合理的经济增长率在经济伦理的应有视角里是虚幻的。人类必须在人口、科技、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制度结构方面建立起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经济伦理观。  相似文献   
58.
59.
2 0世纪对 2 1世纪的潜在性塑造 ,集中表现人的生存的实利主义化。实利主义泛滥是与”哲学的终结”相呼应的 :哲学孕育和滋养了实利主义的普世化 ,实利主义又反过来把哲学逼向了自我终结的边缘状态。人类哲学之最终倒向实利主义的怀抱并成为实利主义的牺牲品 ,在于哲学自身的无限度性。从终极意义讲 ,无限度论哲学思想促进了实利主义的反自然、反人类、反道德方向。要使人类重归道德生活的道路 ,必须在无限度论哲学终结之处重建限度论哲学思想 ,并以此为精神基础 ,创建起促进人类普遍地道德生活的规则道德。致力于规则道德建设道路的开辟 ,则是 2 1世纪人类普世性公正伦理全面探索的开始。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