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58篇
  免费   424篇
  国内免费   115篇
管理学   506篇
劳动科学   17篇
民族学   128篇
人才学   63篇
人口学   19篇
丛书文集   3878篇
理论方法论   740篇
综合类   6332篇
社会学   386篇
统计学   28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248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288篇
  2020年   255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130篇
  2017年   224篇
  2016年   262篇
  2015年   469篇
  2014年   750篇
  2013年   645篇
  2012年   817篇
  2011年   859篇
  2010年   825篇
  2009年   822篇
  2008年   891篇
  2007年   810篇
  2006年   714篇
  2005年   611篇
  2004年   470篇
  2003年   431篇
  2002年   351篇
  2001年   290篇
  2000年   220篇
  1999年   96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公益广告更需要优秀创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广告业的发展,公益广告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公益广告创意和制作水平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与世界上一些公益广告发展较早的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公益广告以社会问题为主题,旨在倡导和维护公共生活秩序和公共道德准则,因此相较于商业广告,更需要优秀创意,用精品塑造公益广告新形象,提升全民族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92.
93.
农民工是介于农民和工人之间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既非纯正的农民又非真正意义上的工人,这决定了这个群体的尴尬境地。农民工受到的不平待遇主要有三:农民工的薪金不能及时和足额发放;农民工的子女不能接受正常的教育;农民工的人格受到不同程度的歧视。农民工及其下一代人所遭遇到的不公平现象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有着特殊的历史、社会背景。"农民工"是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农民工作为当代中国的弱势群体之一,按照社会公正的原则,需要政府及整个社会的关怀和理解,制度公正对于改变农民工地位将是根本性的;农民工契约意识的增强及其所供职单位的职业伦理的完善将是基础性的;全社会尊重他人人格意识的增强将是持久性的。  相似文献   
94.
董仲舒的伦理政治思想与社群主义有很多相似之处。两种思想在价值取向上都将整体的利益作为重心,在人性论上都将某种社会规范纳入人的本性当中,在道德建设上也都强调道德的目的性。但是,董仲舒并没有像社群主义那样,在理想的状态下片面强调人性中善的一面,而是在考察现实的基础上,指出人性为恶的可能性。因此,不同于社群主义在道德建设方面单纯强调“德性”的作用,董仲舒强调的是“德性”与“规则”的统一。以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判为参照系,对董仲舒的伦理政治思想进行审视,对于我国当代的道德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5.
科技发展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技术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它不仅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福祉,也让人类的持续发展面临困境。要消除科技发展对生态环境和人类自身的负面影响,必须变革指导科技发展的伦理观念。弱式人类中心论的生态觉悟既着眼于人类的主体地位,又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群己关系和代际关系,为科技发展合理的伦理依据。  相似文献   
96.
面对现代经济学淡化伦理和中国经济伦理失范的现状 ,对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 ,以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对经济的伦理关怀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97.
98.
创建绿色高校应加强环境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加入到创建绿色学校的行动之中,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在建设“绿色高校”的过程中,必须在注重技术层面的同时,加强道德层面的工作,强化对学生、教师等进行环境道德教育的工作,使人们从“关于环境”、“通过环境”到“为了环境”,把环境工作人性化、人文化。  相似文献   
99.
巫术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同时也持久地存在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即使在现代社会,巫术也仍然以 活的形态存在,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地的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在中国,巫术影响着中国民众民间信仰。巫术的 思维方式使得中国民众把宗教理解成巫术,理解成获取实利的手段,维护着儒家的强势伦理。  相似文献   
100.
收录在《广弘明集》中梁武帝所作的《孝思赋》,从内容上看是一篇宣扬儒家孝道思想的文学作品,然而,唐代道宣法师却将其当作弘扬佛法的护教文献加以收录。这一现象表明,中国佛教试图在伦理方面实现与儒家传统的融合,实现佛教伦理的本色化。在梁代,中国僧人从理论和实践上都试图体现佛教对儒教孝道的包容,而梁武帝将奉佛与尽孝结合在一起,更是实现了在道德教化上的儒释共弘。对孝道的吸收,突出的表现了中国佛教的本土伦理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