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86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96篇
社会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语言的本质问题一直是西方哲学关注的焦点,伽达默尔的哲学诠释学对语言问题的理解被认为是自20世纪“语言学转向”后的又一次转向,为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见解.文章以文学视角梳理伽达默尔的语言观,从三个向度解析其语言性的本体含义:首先探讨理解的语言性与世界之关系,从本体的向度阐明理解对象与理解本身的语言性,廓清理解可以达到对世界的共同解释,而成为形成一种独特世界观的条件;其次探讨真理的语言性与世界之关系,阐明通过语言的解蔽揭示世界的真理,最终获得对世界的语言性经验;最后阐明语言的本体性本质使世界在语言中得以显现并为人类所拥有,将一切知识对象涵盖在语言的世界视域之内并向其他世界开放.  相似文献   
102.
真理概念是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捍卫的核心,但他所说的真理不同于科学主义的真理,而是超出了科学方法论范围的本源性真理。他的真理概念直接来源于海德格尔,并与黑格尔的真理观有着密切的联系。伽达默尔真理观的特点就在于坚持真理的历史性和语言性,由此他试图超越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的两难困境。从伽达默尔的真理观中可以看出他的哲学兼有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的特点,但更倾向于现代性。  相似文献   
103.
伽达默尔是现代阐释学理论的主要代表,其翻译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理解的历史性"、"视界融合"、"效果历史"这三个原则中。他的思想对翻译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讨论伽达默尔的阐释学思想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并就其思想对翻译研究的启示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4.
在追溯伽达默尔哲学的理论渊源时,由于伽达默尔本人高举“哲学解释学”的大旗,人们往往想当然地把他与狄尔泰乃至施莱尔马赫这样心理学色彩浓厚的解释学家联系起来。其实,如果说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是一种成熟的、成型的历史研究方法的话,那么,这种新颖夺目的的现代历史哲学与  相似文献   
105.
王健  于少双 《现代交际》2008,(11):22-23
在联邦德国召开的一次心理学会议上,突然从门外冲进两个人来,后面的一个人手里拿着枪,在会场里拼杀追赶。只听"叭"的一声枪响,那两个人就在会场上消失了。这桩突如其来的事件前后仅有20秒种。事情过  相似文献   
106.
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哲学思潮和流派中,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哲学诠释学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性的特征.他认为理解是一种具有历史性的主体间的视域融合,否定文本存在着一个固定不变的客观意义;而这种非确定性也正是后现代性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在伽达默尔的代表作<真理与方法>中,效果历史原则和问答逻辑这两个方面体现了强烈的后现代性,即非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7.
基于20世纪语言、思想、知识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重新界定和多种变动,西方古典修辞学在某种意义上又呈现复兴之势。面对此一态势,“辩护还是抵制”的问题构成了以伽达默尔为代表的哲学诠释学和以哈贝马斯为旗帜的批判语用学之间的一个重要分歧。澄清这一分歧,有助于恰当定位修辞学“复兴事件”的作用与意义,同时也使我们能够洞察其中潜在的危机与内在的界限。  相似文献   
108.
伽达默尔在为精神科学奠基时诉诸近代人文主义传统,表明古代实践哲学与人文主义传统有着密切联系。人文主义传统中的核心概念如共通感、判断力和趣味隐含着一种不同于理论认识的认识模式,接近于亚里士多德用"实践智慧"概念所表达的实践知识模式,它们都是精神教化的体现,以人们的伦理生活和实践交往为基础。这种探讨有助于我们抵制科学主义的泛滥,正确地认识实践生活和精神科学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9.
不同的真理观念 真理是一个伟大的概念。人类的整个认识史,都可以说是追求真理的不懈努力的历史。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如黑格尔哲学),都从不怀疑真理概念,坚信客观地存在着某种惟一的、排他的真理,关键是如何通过正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0.
目前由《复旦学报》发起的“中国文学史分期讨论”,出现了许多相分歧的意见。伽达默尔说:”一切言说都以一种公共的语言为前提,或者说都在创造一种公共的语言。正如希腊人所说,中间放着某种事物,这是交谈的双方共有的.他们可以就它交换意见。因此谈话想取得的目的,即关于这件事达成一致意见,必然意味着在言说中首先要构造出一种公共的语言。”(《真理与方法》)在这次关于中国文学史分期的言说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