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48篇
社会学   6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美的体悟     
体悟美,可以让我们多角度的看世界,寻找在平凡生活中的乐趣,进而达到对人生的体悟。美的体悟过程与心理距离、主客观统一的直觉感应是分不开的。还有日常美的概念之外的悲丑,它们由于某种意义上的审美观照而成为美的一份子,这也就解释了关于它们的文学作品为什么也可以成为不朽的传世之作。  相似文献   
42.
文章通过对言语超越性的两个方面,即言语涵义的多元衍生和言语载体的概念转换的讨论,试图阐明言语超越性对于生产生活、日常交往,对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重视"体悟"的方法,对言语超越性的运用要讲究趋利避害,反对滥用。  相似文献   
43.
粥里玄机     
粥,入冬之后近乎成了时令补品。喝粥者多了,腊八粥又哪里只是腊八才吃呢。 大概没有多少人能体悟到,在这“一锅粥”的“混沌世界”里。也会藏着玄机。  相似文献   
44.
李梅 《船山学刊》2013,(3):100-104
方东美以形而上学之视角切入中西哲学的比较和对中国哲学的阐释,相比较于西方超自然的形而上,方氏极力推崇中国哲学的内在超越性的形而上。在对原初儒、道及大乘佛学的阐述与贯通中,将生命的概念提升到本体的地位,关切宇宙创生与人之伟大,努力推进其生命本体论的哲思路径。视艺术精神为哲学之高妙处,而人格的提升和精神文化之价值的理想则在"双回向"的大乘法理中落入现实。  相似文献   
45.
教学模式是指导课堂教学的依据和蓝本。科学性和人文性相结合而构建的教学模式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本文依据《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这一课题,重新建构了“传承整合体悟式”新读写教学模式,并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传统文化与读写的关系,以及提高读写能力的主要途径,对读写教学能提供一隅之见。  相似文献   
4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片面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或者片面强调实践教学忽视理论教学的倾向都是不可取的。大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道德法律意识和行为等要素反复内化和外化的运行、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教学具有重要作用。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大致可以概括为研讨型、辩论型、体验型等教学模式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其关键是能否使受教育者主体通过实践感受和切身体验,促进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内化和受教育者主体道德法律意识外化的两大飞跃。在实践教学中,必须重视情境感受、活动体悟和价值辨析等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47.
游记注重亲历性、纪实性,其真实性更在于注重游记中作者的真感受、真情感、真体悟、真性情,才能在真实性基础上创作出精品佳作。写出超乎常人更深细而新奇的感受,乃游记真实性的重要因素。游记创作应融入作者的真情感,此乃游记之血脉。游记在描述风光中应该给读者有所启迪,使游记具有深刻的内蕴。游记还要努力表现作者的真性情,这构成了不同作者游记写作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48.
燕燕 《女性大世界》2006,(3):158-158
什么是生命中最重要的?金钱、地位、爱情、亲情、友情……哪一个是你最想得到的?什么才是更好的?也许能在这些书中找到答案或看到希望!  相似文献   
49.
中国古典园林美学研究通常会面临三重困境:材料收集的不便、解读话语的隔膜、形上追问的缺失。曹林娣之《静读园林》,在某种程度上于此三方面均有所突破。作者采用摭拾的方法收集材料;通过个人生命的体悟,理会并解读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一系列“文本”;借助对园林“形式”的疏瀹,探询了园林中蕴含的深层文化脉络。  相似文献   
50.
一、:(一)解读大师;(二)伦勃郎的光;(三)鲁本斯激愤的人体;(四)梵高跳跃的色彩。二、艺术需要生活(一)解剖自己;(二)艺术的生活性。三、艺术的创新(一)形式美;(二)观念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