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2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43篇
管理学   466篇
劳动科学   18篇
民族学   74篇
人才学   12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621篇
理论方法论   154篇
综合类   2017篇
社会学   386篇
统计学   45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331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359篇
  2010年   309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317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147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采用问卷法对大学生的责任推断、情感体验、群体关系与助人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责任判断、情感体验、群体关系和提供帮助上存在相关性。维纳提出的行为归因→知觉控制性→责任推断→情感体验→提供帮助的理论假设具有普遍性和可靠性。对他人的责任归因、情感体验、群体关系,影响大学生是否愿意提供帮助行为。内外群体关系影响助人行为,大学生对内群体成员更愿意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92.
由于社会转型、价值观多元化、网络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导致大学生亲情缺失的现象让我们不得不就此反省。结合大学教育实际,就在大学生中实施亲情体验式学习的目的及实施步骤进行了分析研究,旨在指出亲情教育对健全大学生心智、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为高校开展实施亲情教育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3.
在欧洲的中世纪,具有浓厚基督教神秘色彩的"哥特式"成为当时最典雅的艺术风格。哥特式艺术是西方中世纪艺术中最高的艺术典范,从艺术宗教学的角度对哥特式艺术的形式及其内涵作了细致分析,尤其是对其在艺术史上的积极意义给予了相关的解读,其中还原哥特式艺术对中世纪人的强烈的感官体验则为解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94.
二胡演奏是一个复杂的演绎过程,解决二胡演奏过程中的艺术表现问题,演奏者不仅要掌握正确的演奏方法,还要处于一种协调自然的演奏状态,更重要的是重视将音乐符号化为音响的某种意志倾向性。在二胡演奏艺术表现过程中,二胡演奏者需要双手密切配合,调整好心理状态,并要进行空间立体联想。当然,演奏者的空间联想思维会随着时间、空间的变换,生活阅历的增加而不断丰富与充实。因此,作为一个二胡演奏者要从技术层面具有不断追求完美的执着精神,在从情感情绪层面要具有积累生活体验的敏感性,这是作为一名二胡演奏者不可或缺的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995.
本文通过报刊、文集、日记、回忆录中的相关材料,从作息规律、对季节和天气变换的感知及对日常生活特定时刻的偏好等几个层面,考察民国时期上海知识分子日常生活中的时间体验。伴随新式职员与白领阶层的兴起,新兴资产阶级时间观及其生活方式已经成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城市生活的主导。知识分子在分享这一生活方式与时间观的同时,以随意和率性的作息规律、对季节及天气变换的不同感知方式以及对夜晚及黄昏的格外关注,力求打造一个更加自然的性灵的闲适的生活世界,从而形成他们有别于其他不同阶层的时间体验。  相似文献   
996.
井上靖先生的作品《路》 ,运用象征的笔法表现了秩序建立与生命力张扬的矛盾和生命存在的不可言喻性 ,诠释了人生的孤独 ,对我们的理解其作品中大量存在的孤独者形象和孤寂情怀提供了一个近距离的视角  相似文献   
997.
苏轼晚年作《和陶诗》一百余首,几乎遍和陶诗,引起历代关注与评议。拟从现代解释学角度重新阐释苏轼《和陶诗》,认为它是苏轼以自己独特的人生阅历、灵魂追问与生存困境中对陶诗的一种再体验,并在陶诗的文本结构召唤下重现陶渊明的诗性哲思与人格魅力,两位哲性诗人跨越时空,在灵魂的交流与本真的理解中,达到一种对话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8.
体验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个人在亲心经历或亲身经历的基础上,通过情感评价,对事物关系进行价值判断的心理活动。体验来自生活,是对某种生活的反思,具有直观性、整体性、独特性、情感性、内隐性。体验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9.
不同的定位符合不同人的消费心理,不同层次的人会关注不同档次的店,不同品味的人会关注不同风格的店.这与理念有关,服饰专卖店想让人们拥有怎样的生活体验.想让人们觉得生活是怎样的,想让人们怎样地感受它的真、善、美--它的价值、利益和审美作用于人的感受,让人们感受它所传达的生活向往.它的设计理念与对外展示的窗口--专卖店需要做到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00.
一个人心境的好坏,主要的不在于客观环境怎么样,而在于我们怎样看待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一切。基于这一观点,本文从多方面论述了如何创造良好的心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