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7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401篇
劳动科学   69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58篇
人口学   85篇
丛书文集   905篇
理论方法论   194篇
综合类   1608篇
社会学   208篇
统计学   21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20篇
  2020年   140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262篇
  2016年   219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92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38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207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74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供给主义经济学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为微观理论基础,论证了供给在供需关系中的主导地位,提出"供给自动创造自身等量需求"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只有新供给才能持续创造增量的需求,并分析了新供给形成的环境、条件和要素,从而构成"培育新供给、新动能"的政策理论基础。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以"新供给经济周期"为宏观基础,从供给角度把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划分为新供给形成、供给扩张、供给成熟和供给老化四个阶段,揭示了"供给创造需求能力的变化"是形成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力量,指出"供给结构老化"是当前中国经济连续下行的根本原因,从而形成"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升级"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的理论基础。新供给主义经济学从二维的生产要素理论扩展到三维的"五大财富源泉"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从供给侧划分的31种增长模式,揭示了经济增长的供给扩张原理,并提出了一些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原理性主张,进而探讨了解除行政性供给约束所能获得的短期增长空间,以及放松五大要素供给抑制所能带来的长期经济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62.
[提要]本文以2015-2017年CSSCI收录的446篇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的论文为来源数据,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从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主要结论为:(1)从研究的基本情况来看,研究成果逐年增加,正在形成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机构,但作者之间、机构之间整体关联性不强;(2)从文献、作者、期刊共被引分析来看,研究主要集中在经济和管理领域,学科交叉融合不多,研究的基础较为薄弱;(3)从关键词共现和聚类来看,研究重点集中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逻辑、重点领域、政府主体方面,研究的政策导向性较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与党和国家政策文件的出台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63.
广东省是全国经济发达省份,但人均GDP发展水平、受教育程度、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居民收入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较为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广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和保障,是加快实现现代化的希望所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突破口,不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的实现途径。加快农业农村发展,必须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良好的生态宜居环境,大力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大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加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培育乡风文明的良好社会风尚,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64.
对湖北省人口进行预测,从人口迁移偏好、居民消费、产业结构变化、劳动力供给四个方面分析人口结构变化对湖北省城镇化的影响,发现儿童数量的减少不利于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加,老年人口的增加则会降低城镇人口数量,而2024岁人口以及2024岁人口以及2028岁女性人口的迁移意愿较强;劳动人口比重下降,"纯消费人口"数量增加,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推进了城镇化水平;老年抚养比的增加促使企业和单位加快进行产业升级,有利于提升城镇化水平;出生人口增加,成为劳动力人口巨大的"后备力量",对城镇化建设发挥积极影响。总体而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促进人口结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短缺和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间接对城镇化产生积极影响,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完善配套政策,为有二孩生育意愿的妇女减轻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65.
    
正值全球金融危机十周年之际,梳理并对比了中美两国在金融危机发生前的背景、危机产生的原因、所采取的应对政策以及这些政策的短期和长期效果.中美两国的救市政策内生于各自国家的经济制度,这些政策在短期内稳定了金融市场并带动了经济迅速反弹,但由于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增长的结构性问题,两国救市政策的边际作用有限,且均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效果.总结中美两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建议中国政府应处理好监管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三者之间的关系,继续深化供给侧改革以解决四万亿投资政策的遗留问题,提前布局以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创造理想的宏观环境.  相似文献   
66.
从新疆兵团农业劳动力的有限供给特征与流失现状出发,实证分析劳动力外流对兵团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兵团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已经接近刘易斯第二转折点,劳动力数量流失影响农业总产出。但由于兵团相对集权的管理体制与独特的农地经营制度,农业技术进步具有非技能偏态特征,劳动力的质量流失暂时未对农业总产出产生重要影响。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创新城镇化模式、调整劳动力政策、优化产业结构、消除兵团与地方间劳动力市场分割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7.
新常态下,创新驱动成为最大的发展动力,人才也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在各个行业、地区都在千方百计寻找人才的情况下,人才的有效供给就成为面临的瓶颈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坚持两条腿走路,充分利用国内和国际两种资源,在立足培养自己人才的同时,大力引进外国人才。  相似文献   
68.
黄平县在医疗服务供给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供给相对不足、卫生资源的分配不均匀、基层医护人员专业知识技能短缺、医疗设备落后、医疗服务水平低、可报销的基本用药目录数量较少、转诊手续繁复等等,不能给农民提供最全面的医疗保障。随着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不断的提高,他们的医疗卫生需求也呈现上涨趋势,而国家政府长期以来对农村的财政投入有限,已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加的需求。我们应该采取一些方法去改变这种现状。  相似文献   
69.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应在构建三大体系的指导下,激发企业的活力和潜力,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本文以某桑树种植企业为例,从产业、产品生产和产品经营三个方面介绍企业改革实践经验,并指出企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70.
项目化管理作为现代管理方法的新热点,此项管理思想和方法已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事业部门管理等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以项目化管理平台为切入点,结合"供给侧改革的视角",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演化为可供实施的具体项目进行管理,符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要求,可以较好的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活力,致力于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