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8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79篇
劳动科学   26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9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40篇
理论方法论   52篇
综合类   386篇
社会学   108篇
统计学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78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3 毫秒
81.
当前,我国影视文化产业供给端普遍存在生产成本投入畸形、产品供需错配、创新发展不足、市场机制运行不畅等问题,导致产业发展“滞胀”,影视精品难现,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解决影视文化产业发展顽疾有着充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针对产业供给侧所存在的问题,从政策导向层面提出促进产业优化转型、实现要素创新驱动和改革产业管理制度三条路径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包括提高影视产品的有效供给,解决供需错配矛盾;把握时代科技发展契机,改善影视文化产业人才成长土壤;平衡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整肃成本畸形现状,全面实现影视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纠正产业弊端,保证我国影视文化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2.
83.
学术期刊是我国新闻出版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术传播的主要媒介,深化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及进一步促进学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满足消费者需求是学术期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动力和目的。我国学术期刊要以需求为导向,并遵从办刊规律与宗旨,从学术期刊组成结构、编辑人员专业组成等宏观方面,期刊栏目、论文类型等内容方面以及出版形式和出版模式方面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84.
85.
86.
87.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宏观经济政策表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本文以此为线索,追索中国改革开放40年宏观政策的演进过程,并探讨在新的发展阶段创新和完善宏观政策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88.
杨煌 《中华魂》2020,(2):6-8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好经济工作十分重要。年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经济形势,作了工作安排部署,解决了对经济形势怎么看、经济工作怎么干的问题,提出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相似文献   
89.
为全面及时准确了解企业和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感受和诉求,接受社会监督,有针对性地改进政务服务,提升政府工作效能,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提出以下意见。指导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对接群众需求实施服务供给侧改革,建立政务服务绩效由企业和群众评判的“好差评”制度。  相似文献   
90.
金融危机以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色彩浓郁,中国内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一定的不可持续性和人口红利开始逐渐消失,中国加工贸易嵌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低附加值和低生产率问题引起了学者的注意。随着外部贸易环境、国内新常态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推动加工贸易企业升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分析中国加工贸易的起源、发展和现状,描述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加工贸易的若干特征和“低端锁定”问题,引出了融资约束对企业经营决策、出口行为以及企业全球价值链上地位的影响,并围绕以生产过程、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为主的产业内升级和以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为特征的产业间升级两个角度,提出了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上攀升的路径。研究认为,着重强调人力资本积累、本土企业技术外溢的吸收能力以及自主研发能力的培养,同时结合国际产能合作和“一带一路”倡议等现实背景,实现东西双向开放,塑造以我为主的包容性的区域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等,是中国加工贸易企业升级的路径和新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