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43篇
  免费   475篇
  国内免费   252篇
管理学   6570篇
劳动科学   228篇
民族学   216篇
人才学   667篇
人口学   207篇
丛书文集   3734篇
理论方法论   656篇
综合类   10169篇
社会学   1686篇
统计学   1837篇
  2024年   98篇
  2023年   324篇
  2022年   270篇
  2021年   354篇
  2020年   360篇
  2019年   398篇
  2018年   195篇
  2017年   307篇
  2016年   429篇
  2015年   728篇
  2014年   2030篇
  2013年   1540篇
  2012年   1821篇
  2011年   1836篇
  2010年   1653篇
  2009年   1931篇
  2008年   1987篇
  2007年   1442篇
  2006年   1256篇
  2005年   1307篇
  2004年   1026篇
  2003年   1150篇
  2002年   942篇
  2001年   870篇
  2000年   716篇
  1999年   309篇
  1998年   195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56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33.
政府信息传播是政府公共关系活动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它直接关系到政府机构对各类情况的把握,关系到政府的决策和管理水平,并最终关系政府行政目标的实现.政府信息传播分为言语传播、文字传播和实像传播.各种传播形式均有其不同的特点和技巧.  相似文献   
34.
我国目前统计数据质量不高的状况,可以通过加速实现统计信息商品化来改善,具体途径包括积极推动统计信息产业化进程,扶持与发展民间统计,建立健全的统计信息市场.  相似文献   
35.
试论近中国茶馆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牛力 《东方论坛》2002,(3):42-46
在近代中国 ,茶馆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 ,并承担着广泛而又复杂的社会功能。茶馆与民众的经济生活相关联 ,也是民间纠纷调解的重要场所。同时 ,作为一个公众活动的场所 ,茶馆也是民间社会信息传播的集散地 ;民众在茶馆中表达自己的见解 ,也使得茶馆成为一种控制舆论的力量。茶馆的这些功能是近代民间社会内在运作逻辑的体现。  相似文献   
36.
时装画是为了服装的设计、制作和推介而创作的具有审美价值的绘画样式。时装画对于服装文化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探讨和研究时装画产生、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对于发展中国的服装文化 ,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7.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悖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互联网上存在这样一个悖论——一方面是海量信息 ,另一方面却是垃圾信息 ,有用信息难以查找 ,文章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网络生态环境的危害 ,并初步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8.
论银行信贷信息不对称与信息披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行信贷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是金融风险上升的重要因素。信息披露是化解信息不对称的主要手段 ,是市场经济对信息公开、透明的必然要求。而目前中国银行业的会计信息“粉饰”严重 ,内容不全面、不完整、不明晰 ,会计标准不统一、不可比等问题严重 ,因此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39.
由于会计环境的巨大变化 ,现有会计体系呈现出固有的缺陷 ,会计变革已迫在眉睫。传统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的观点 ,已束缚了会计学科的发展。价值管理已成为当今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从价值管理角度诠释会计新概念 ,可以克服现有会计体系的固有缺陷 ,极大地扩展了会计学科的视野。新会计体系将包括价值信息管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等 )、价值活动管理 (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等 )  相似文献   
40.
含数量结构比较项的"比"字句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考察了含数量结构比较项的“比”字句。文章从句法构成条件、语义内涵等方面入手探讨了这类特殊“比”字句的结构特点和语义特点,指出这类“比”字句与一般的“比”字句有不同之处:成句时,因数量结构比较项后面所带句法成分的不同,其完句成分也不尽相同;语义上,除了表示比较意义之外,还蕴含着程度意义的增加或周遍意义的添现。同时对含有这两种不同意义的句式进行概括和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